儒生、科举、人生与功名

草木易春 2024-03-30 01:42:25

(文章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

01

王冕,是元末明初的一位乡村野夫,他家境贫寒,迫于生计从小出去放牛,却天赋资质,自学成材,绘画成名,为了躲避权势的威逼和恩怨,他一天官都没有做过,却连洪武帝陈王后都闻名而来求学问,他却劝告洪武帝以仁义才可服天下人,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

《儒林外史》里倒有些反面,娄大人有个女儿,从小当做男孩教养,招了个十分满意的上门女婿,本意是让他考取功名,这样才有前途。没想到,这位女婿不愿考,觉得《四书》、《五经》、八股文无趣得很,小姐就整天以泪洗面。她的丈夫出生富贵,她还是忧愁,这小姐受功名思想毒害太深。

当这位小姐随口说出:“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名士的?”以这个标准,除非做了官,不然李白、李贺这样的人都不算名士了。

从古至今,多的是要考功名给自己谋利的人,甚至滥用权力的人,少的是思考自己的学识替别人做些什么事的人。人生境界,差别太大。

有才学之人不一定在名利场,什么这么多人还要挤破头进去,甚至违规占用别人的资源?有些人为了飞黄腾达,一劳永逸。

儒家学说在经过家天下制度之后,早已被删减,剩下的多是维护统治、教化的功能。李贺就很倒霉,只因为他父亲名“晋肃”,和“进士”谐音,无缘科举。《四书》、《五经》、《六艺》也是古时必考科目。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其实和我们现在所学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语文、数学、科学、武力都要学。执着于考试的人,其实是执着于功名的人。比如,曾国潘,在殿试之时,经历过数次科举失利,仍然介意自己曾经应试的失败,要个头衔,这种执拗的劲,连慈禧太后了都觉得无奈。有时候,人越执着,越陷入到形式主义中去,反而忽略了当下该做的。

因为考试,可以提升改变命运的几率,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哪有能力改变别人的命运?只是当今很多人都停在前一层,出于私心,所以连考试都要作弊,连学识都要盗窃别人。

当下,很多家庭都为下一代学不好而焦虑,好像考得好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工作?一个好成绩确实给了你更高的起点,但是没有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过了考试这一关,人生的关口才刚开启。用尽心机过了这一关,如果没有实力,不知道以后的关口是不是都能这么幸运。

所以,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02

在古典小说《西游记》里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唐僧西天取经,佛祖给他立了八十一难,这八十一难只靠他一个人,是很难过去的,所以佛祖在必要的时候给他增添了不少帮手。而这些劫难,你会发现大多数,其实他们师徒的任务,已经是在普渡众生,驱妖除魔,助人为乐。这不仅是在帮人,也是在自我修行。

而经书,只不过是一项任务,他取得真经,回到大唐,造福于民,这才是他要做的事。在取经路上,普渡了别人,或许就是渡化了自己,否则他如何配得上再次回归佛位,如来也是要犯错的金蝉子去渡化众人才命他转世成僧。如果助长邪恶,佛教如何有众多信徒?戒律不过是形式,道德才是约定俗成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篇说:“舍利子,度一切苦厄。”佛教强调修心,但不是直接解决问题。大鹏王不肯和如来回灵山,说吃肉本是他的天性,而灵山日子太苦。如来是如何对大棚王说的?他承诺:“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真正的解除苦难,才比较实际。

到底是经书重要,还是渡人重要,答案已见分晓。

03

高考发展到今天,也增添了很多与时俱进的项目,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第一道关,一个学历大多数情况是可以为普通人赢得一个更高的门槛。但事无绝对。一个人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到底还要看他是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我们不断地强调本领的训练,想要谋取一些名利,却忽略了德行的重要性,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德不配位者,即使他出生再好,多被人知晓,迟早有一天,他会从高台摔下,要么,也会有人将他拉下。

在“顶包案”中,其实,受害人也并没有大力的发声,也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些证实,想像一下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然而现实是,他们应当明白,除了被顶替,他们确实是有水平和能力的,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我想他们的人生才可能发生变化,而不是那一纸改不回的分数和学籍就能日后的决定一切,只是真想来的晚了一些,有人替他们鸣不平。而在高考的制度下,那个真正顶替了别人的人才应该感到害怕,就好像无证驾驶,无论从技术还是品德上来说,他们都存在缺陷,当一个人的短板太大的时候,想弥补都很难。

“野渡无人舟自横”,依赖外物容易迷失自我,当外力消失后,自己也就没有了方向。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既然有这个规则,人人都应当遵守,否则制度也将毫无意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