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太空种植,美国还在努力打造蔬菜生产系统时,我国就已经实现了世界首次在太空种植水稻。难道种植真的是种族天赋吗,这两种技术到底谁更先进呢?
太空种植历史要知道,在太空种植最先是由美俄两国搞出来的,截止到目前,国际空间站已经种植和食用了10种不同的作物,比如辣椒、生菜、萝卜、向日葵等植物。
再来看看我国,从从前的只能带着种子上天遨游一圈返回,到现在能在自己的空间站里实现在轨种植,我国的科学家们可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并且从原来的生菜、西红柿等蔬菜瓜果,到如今的小麦、水稻这些农作物,我国都已经实现了太空种植。
然而我们要知道的,在太空中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种植是非常难的,就比如我国虽然实现了生菜、小麦等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但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却没有实现,毕竟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整体的试验周期以及难度都要比蔬菜类的更难,背后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最后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之下,终于在2022年11月25日,实现了水稻在太空的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种植,所以还是不得不称赞一句种族天赋。那为何各国科研人员致力于在太空种植,在空间站种植是有什么好处吗?
为何要在太空种植首先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空间站可以提供长期的微重力等特殊研究环境,在空间站种植也是为了研究太空微重力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是否有影响。
其次是丰富航天员的生活以及环境。通常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要在轨生活6个月,在狭小且封闭的空间长期生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压力或其他的心理情绪,种植植物一方面是可以为其提供绿色环境缓解压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吸收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并生产氧气来净化舱室环境。
与此同时还能为航天员提供新鲜的蔬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毕竟从地球带去的蔬果长期储存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长期缺少维生素C等营养或许还会引发坏血病等病症。
最后就是减少运输成本。按照天舟四号6吨载货量,发射一次的费用不低于3亿人民币的数据来计算,每公斤物资的“快递费”就达到了5万人民币,一克物资一克金真不是说说而已。而在太空实现种植自然能压缩食物的空间,增加其它重要物资的运输。但我们要知道,太空是感受不到重力的,那是如何实现植物的扎根和水分养分供给的呢?
太空如何实现植物的水氧供给仔细观察太空菜园,就会发现植物都是在封闭空间内生长,而植物本身就具有向重性和向水性,所以只要在培养基质里放入充足的水分,植物在萌发时就会向土壤盒生长;至于水分养分供给,则需要在人工培养基质里面下功夫了。
如今的栽培基质使用的都是蛭石、蒙脱石、岩棉等材料,这种基质以块状结构形式存在,不会脱落碎屑,还具备良好的通气、保肥和导水性能,完美解决了水分、养分和通气等供给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