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这个世界有一个怪象,作为旁观者的人永远在以自己狭窄的知识和认知体系来给一件事情下定义,实际上,他们对于决策者深陷的困局是一点也不了解。就像看待始皇没有选择像刘邦一样实行郡国制导致了大秦的二世而亡一样,读史者始终是站在上帝的视角认为这是始皇的决策失误。实际上,作为一个顶级的政治选手笔者坚信始皇应该知道郡国制的好处,只是现实倒逼着他必须得放弃这个想法,实行全面郡县制。
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了六国,一统了天下,随即,如何治理庞大的帝国就成为了帝国君臣的主要议题。按照正常逻辑,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因为,大秦一直的做法都是,在蚕食了六国的土地之后将其地迅速纳入大秦的郡县体制。
之所以会讨论分封的问题,一个是军功派想要土地分红的诉求,更重要的是,尚不成熟的郡县制不适合管理燕、楚、齐这样的边地。
我们先来看王绾的原话:“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可见,帝国庙堂讨论的实际上是对于燕国、齐国、楚国这样的边远之地的治理方案,而并不是在全天下推行分封制。再说,秦国一直实行的是商鞅之法,采用郡县制,强制推行全面分封制也不现实。
当时,秦国对于边地的统治确实存在技术难题: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咸阳庙堂对边地的控制是鞭长莫及;行政人才的短缺使秦国的权力覆盖不到边地;关东遍地的六国贵族、豪强增加了秦国的治理难度;边地民族复杂需要长时间消化;游牧武力的威胁倒逼着秦国必须在边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军队。
也就是说,郡县制根本不具备消化边地的条件。
如果在边地实行分封制,那么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决:藩王长期驻扎边地不仅可以震慑六国旧势力,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边将可能尾大不掉威胁朝廷中枢的问题。
这是个现实问题,边将可以忠诚于始皇,但不一定就会忠诚于二世、三世皇帝。外重内轻必然引发政治危机。
同时,始皇也不用那么辛苦,常年进行大巡游建立流动政府以震慑关东旧势力,解决问题。
如此,有些事情就已经非常清晰了:秦国君臣讨论的实际上是郡国制,在关中和中原地带实行郡县制,在燕、楚、齐这样的边地实行分封制。
后来的刘邦君臣只是将秦国庙堂当年讨论的方案落地了而已。
也就是说,秦国君臣讨论的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制度,而并不是纠结于单纯的分封还是郡县。
始皇君臣讨论的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制度 图源/剧照
本质来说,刘邦后来实行的郡国制也是一种行政手段而已,是在二十等军功爵外再加一王爵以便于帝国的统筹治理。
讲真,采用郡国制是始皇当时最明智的选择,是最科学的手段,作为顶级政治选手,始皇当然明白郡国制的好处,但现实却是,他不能选择。
因为,秦国一直实行的是商鞅之法,司马迁在《商君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可见,嬴秦宗室的命运前途也和军功直接挂钩。按照秦法,始皇是不能直接将子孙封王的,如果他这样做,就等于是带头破坏了秦法,以后还怎么管理大秦?
显然不合适嘛。
再说,始皇当时还面对一个困局,无法兑现军功阶层的土地分红。当年,秦国实行蚕食战略时是可以从容落地军功制度的,因为,大秦的土地面积一直在增长,秦国根本就不愁制度的落地,这也是秦军能够持续蚕食关东六国的核心原因。
但是灭国大战却不一样,蚕食战略是将六国的土地直接纳入秦国版图由秦王主持分配,兑现将士们的分红,但是灭国大战却是以实现灭亡六国政权为目的。比如,秦军可能在某一个地方、某一场战争中就实现了灭亡某一诸侯的目的,而关东的土地本质上还是为六国贵族、豪强所有。
另外,始皇在一统之后实行的也是与六国贵族、豪强和平共处的方式,比如,刘邦老丈人吕公就是地方豪强之一。
可见,始皇虽然实现了一统的目的,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可支配的土地。再说,灭国大战并没有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减少,秦国庙堂手里是没有多少可支配的土地的。
既然秦国手里并没有多少可支配的土地,那么就无法落地军功分红。事实是,秦国虽然对勋贵进行封侯,但是秦国的彻侯也只是单纯的爵位和待遇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封地。
为什么始皇在内部还不稳的情况下非要坚持用兵北疆和南境,就是为了继续开拓土地以对军功阶层进行分红,落地秦法。
但这无形中却又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外重内轻。据史书记载,秦国在北境安排了三十万秦军防御匈奴,派出大约三十万到五十万的秦军出征岭南,导致镇守关中的秦军只有不到五万人。
而现实又是,始皇还实行了徙陵制度,将关东贵族豪强十二万户大约六十万人迁到了关中。
始皇最早实行徙陵制度 图源/网络
本来关中就兵力不足,如今又在核心地带安排了这么多对秦有灭国之恨的六国豪族。
不知道大家此时有没有想到一个人,苻坚,笔者只能感慨,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始皇的秦军主力被分摊在岭南和北疆,关中空虚,被迁徙到关中的六国豪族和起义军里应外合灭亡了大秦;苻坚的秦军被消耗在淝水战场,关中的胡人马上就颠覆了前秦帝国。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始皇和苻坚失败的原因是一样一样的。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始皇和苻坚两人确实都足够自信,其个人威势就相当于一支雄兵。
不过,始皇的外扩战略却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是搭进去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既然秦军的分红都没有落地执行,那么始皇凭什么封子弟为王,而且是有封地、有实权的那种,这让大秦勋贵情何以堪。
所以,为了内部的稳定,始皇只能否定了王绾等人的建议,全面采用郡县制,然后建立流动政府亲自上阵解决边地问题。这就是始皇常年在外进行大巡游的核心原因。
等于是,李斯摸透了始皇的心思,看清了始皇面临的困局,故而及时站出来为始皇解了围而已。李斯为什么能干到秦国丞相的位置,一个是其才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及时摸透始皇的心思,配合始皇表演。
至于李斯为何如此,可能还会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文臣的代表,他在一力压制武将的崛起,对于为军功派封地一事,他肯定会表示反对。这可以看作是大秦的文武之争。
后来的沙丘政变,大秦的文武矛盾发展到了极点。
当然,始皇也不可能恢复周朝那种全面分封制,否则,其一统大业,建立帝制根本就没有意义,只是将宗主国周王室换成了大秦而已。
实行全面郡县制的结果就是,始皇失去了宗室的人心,同时也失去了勋贵的人心,为什么秦国官吏在陈胜起义之后迅速迎合了乱局,本质原因就是,他们的分红没有被落实。
任何一个王朝,文臣武将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享受开创新王朝的红利,既然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他们自然会有异心。由于当时的大秦还没有文化体系托底,没有忠君的价值观,所以大家反对大秦也就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汉武帝后来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在弥补文化层面的缺失,打造忠君的价值体系。
由此可见,作为皇帝,始皇是没有什么政治盟友的,而是纯粹以技术手段独立管理庞大的帝国,算是史上最孤独的皇帝。
而现实又是,任何一个王朝对于帝国的控驭都是建立在有强大的基本盘的基础之上的,有些王朝的主力是勋贵、有些是藩王,而始皇是同时失去了文武臣僚和宗室的心。
在这种情况下,始皇其实还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发展外戚政治。本质来说,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保证后宫秩序的稳定,更是寻找政治盟友,因为,皇帝的女人背后都有家族势力作为背书。
可是,始皇还是秦王时就被外戚政治所困扰、束缚,当年的楚系、韩系、赵系外戚势力都是威胁嬴政王权的存在。为了收回王权,嬴政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在处死嫪毐、囚禁赵姬沉重打击了赵系外戚势力并将楚系的昌平君放逐之后,嬴政才终于收回了王权。
基于历史教训,始皇对外戚政治是严防死守,其为什么不立扶苏为太子,很大原因就是扶苏身后的楚系外戚势力。
因为楚系背景,扶苏被始皇放弃 图源/剧照
总结起来就是,始皇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了大秦内部的贵族势力,利用武力解决了关东六国的贵族势力。
不管是内部贵族还是六国贵族,他们都站在了始皇的对立面。
至于始皇到底有没有立皇后,这是个未解之谜,但是其没有打造外戚政治为自己寻找政治盟友则肯定属实。
行文至此,笔者已经完全能够想象到始皇当年的危局,简直就是孤家寡人。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将自己代入始皇的角色进行想象:作为一个皇帝,在中央集权体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政治盟友,反而满世界都是敌人,且从国都咸阳到岭南的边地都是棘手的难题。
如果你能够对始皇的困局感同身受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认为,当时的大秦就是个草台班子,危机四伏,始皇的压力根本就没有上限。
可能始皇自己都意识到了大秦可能得崩盘,所以才会在生前大建宫室,以强化皇权的权威,但这根本是无济于事。
当其于沙丘闭上眼睛之后,大秦的灭亡即已经注定。
因为,大秦一旦失去始皇这位强势人物,所有的矛盾都会瞬间爆发。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你以为秦朝是王朝初立吗?不,秦已经几百年了,王朝末期的弊病它都有[横脸笑]
金字塔模式改为声纳模式!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得瑟]实际上还是让武将出去抢土地好
文笔差的一匹👎
大秦是暴食撑死的!秦皇至汉武这段时期都是草台班子,摸索国家的稳定,直至汉武帝凭中央武力发布推恩令而终结乱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