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站在陕北一处破窑洞前,与一众干部同志庆祝长征的胜利结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大家都纷纷拍照留念。
彼时的毛主席内心定是无比喜悦的,而时隔多年,当我们再次看到看到这些照片时,不由得令人鼻头一酸。
照片中的毛主席骨瘦如柴,衣衫破烂,与我们印象中高大的主席形象完全不一样,几乎已经瘦脱了相,难以想象,究竟吃了多少苦头。
都说长征难,长征艰苦,而我们这一代人真的知道长征有多苦吗?
生与死的考验
在革命时期,我党曾经历过两次生死的考验,第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彼时国共两党建立了第一次合作,在国内展开了反帝国、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但作为一个以工农阶级为主体的党派,在军阀和帝国主义面前势力实在悬殊,所以最终以失败告终。
幸运的是,革命的火种还在,共产党领导人在惨烈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又再次踏上革命道路。
直至1930年,看着死灰复燃,日益壮大的共产党,蒋介石坐不住了,悍然对共产党发起大规模的围剿战争。
在蒋介石穷追不舍的情况下,党中央领导人坚持抵抗住了前后4次围剿,直至因为李德等人的失败策略,导致第五次围剿失败,为了保留最后的革命火种,中央红军不得不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自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真正的得到了说话权,在他老人家的领导下,党中央制定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战斗计划,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没有根据地,但红军在的地方就是根根基,我们没有固定的战术,却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我们没有固定的路线,敌人便不可能将我们包围。
这就是毛主席的思维,让敌人永远都捉摸不透的思维。
这么说你可能想象不到长征的伟大与艰辛,也感受不到毛主席的天才实力,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数据。
红军长征路线全长共计2.5万里,横跨14个省市,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的人每天走一万步已经算了不起,假设一个人每天坚持走一万步,走完长征路线需要2500天,也就是7年左右。
而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缺衣少食,条件万分艰难的年代,红军走完全程仅用了2年时间,大家可以自行算算,他们每天需要走多少步,并且在这个期间还要抵抗敌人的围追堵截。
长达两年时间的内,平均每3天便有一场战事,前前后后共计600场战斗,几乎每天都有战士失去生命,长征之路可谓实打实的“血色之路”,是我们的战士用鲜血蹚出来的。
那些战斗牺牲的英雄,年龄最小的不足13岁,因为贫穷,营养不良的小战士甚至还没有手中的枪杆子高。
国民党对红军穷追不舍,穷途末路时红军将领们也纷纷上了前线,营级以上的干部都牺牲了430余人,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仍然没有想过放弃。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论在什么年代,战争中粮草一定是最重要的角色,可是我们的战士不但没有粮食吃,甚至还要杀马充饥,最艰难的时候连树皮都没得吃。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长征这一壮举,前后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稳固了革命根基。
在这样的生死考验面前,这样的艰苦条件,毛主席以及所有的工农红军战士都没有想过撤退,没有想过投降,到底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如此的坚定呢?
绝境
按照道理说,作为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吃穿用度应是有专人安排,不至于到饿肚子的地步,可为何长征结束后,毛主席暴瘦这么多呢?
那是因为咱们的毛主席并不是一般人,他的思想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1934年9月,毛主席从瑞金出发来到于都,原本一路的艰辛已经是疲惫不堪,但到达于都后毛主席立刻就开始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短暂的休息一个多小时,天还没亮又起来工作。
这样的连轴转让一向身体强壮的毛主席也倒下了,大病一场。
张天闻连忙请来了红军医院的院长来为主席瞧病,院长仔细检查一番,发现主席这是“累”出来的病,所以劝说毛主席,一定要多休息。
彼时的毛主席答应的非常爽快,但院长一走,他又立马从床上下来,坐到了桌子前,聚精会神的工作。
负责照顾毛主席的警卫看了非常心疼,想要强行架着主席去休息,但主席却罕见的露出了不高兴的神色,解释道,不是他不愿意休息,而是眼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不能休息,要知道,他多休息一刻,可能就会失去洞察敌情的先机,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战士要丢掉性命,大家相信党中央,相信他毛泽东才他上了这趟征程,倘若他休息了,怎么对得起这些人呢?
自那之后,警卫再也没有自作主张劝说毛主席休息了,而是选择尽可能的陪着。
平日里吃饭主席也不搞特殊,大家都什么他就吃什么,大家一天吃几顿,他就吃几顿。
除了统筹指挥前线工作,毛主席还不忘关心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常常下到后方,与贫苦大众一起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他们一起劳动生产,并向大家普及革命的进本理念,让很多不了解共产党的人对我党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毛主席心中,这场革命是为了工农阶级发起的,那么在革命的路上就始终不能偏离这主线,这也是长征为什么会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红军的背后是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大家都盼望着能改变现状,所以才能拧成一股绳。
除了生活上的艰苦,对于毛主席而言,精神上的压力才是真正的挑战。
长征途中大大小小600场战役,其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便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
这场战役之前,国民党原本占领着压倒性的优势,40国军已经将我军团团围住,按照正常情况来说,红军已经是插翅难逃,但遗憾的是,老蒋遇到了毛泽东这个百年难遇的聪明人。
40万国军将红军团团围住,看似可怕,但毛主席却依旧能从中找出突破点,前文我们说到,共产党能始终毅力不倒,靠的就是人心的凝聚力,而这一点是国民党没有的,军阀和资本主义都是以利益危险,就好比这40万国军中,负责防止红军北上的湘军,对于他们来说,任务仅仅是守住要塞,而不是替蒋介石卖命,冲锋陷阵党炮灰。
既不齐心,自然就有了可攻的破绽,结合各方情报,分析了敌我局势后,毛主席当机立断放弃了长江,改渡金沙江,自此“四渡赤水”计划开始了。
整个战役中,毛主席神乎其技,来来回回,不断的牵引国军视线,将敌人打的晕头转向,直到将老蒋激怒,气急败坏下调走关键部队,让破绽显现出来,然后红军顺利的度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军。
这一场战役名扬海外,成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案例,不论是当时的黄埔军校还是后来的西点军校,都曾无数次模拟过这场战役,结果都是失败告终,也正因为如此,世人才真正明白,毛泽东并非浪得虚名,而是世间罕见的天才。
而对于毛主席本人来说,这场战役里的发挥,三分靠才能,七分靠努力,在指挥这场战役时,他时时刻刻都将现状视为“绝境”,他一步都不能错,错一步都是万劫不复,哪怕是睡觉,脑子里想的仍然是如何突围,这样的高度精神集中,以及精神消耗,让他身心疲惫,吃不好睡不好,短短时日便清瘦了下去,以至于在之后的长征路途中,他的身体时常出现毛病。
吃人的草地
说到长征,我们不能不提的便是那段过草地,爬雪山的经历。
各位看官一定还记得,小学课本里有一个故事叫《金色的鱼钩》,里面讲述的便是红军过草地的一个片段。
四十岁的炊事班班长为了照顾病号,将绣花针做成了鱼钩,然后给病号做野菜鱼汤,等战士们吃了后,他再嚼一嚼那些剩下的鱼钩头充饥。
而事实上,绝大部分战士连鱼骨头都吃不上。
出发时,战士们一人分到五斤左右的口粮,大部分还是青稞面粉,这点儿粮食,就算节约着吃,也坚持不了几天,但战士们却毫不犹豫带着上路了。
没了粮食就吃野菜,野菜没了就肯树皮,但草地上本就没几颗树,很多人连树皮都轮不上,最艰难的时候大家就杀马充饥,彭老总有一头黑驴,就是在那个时候杀掉的,那天很多都喝上了肉汤,彭老总却不半口都不想喝,他心里着实伤心,可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毕竟保住战士们的性命,活着走出这吃人的草地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活着,大家想尽了办法,把能吃的都吃了,可每天依然有很多战士被饿死,起初大家还有力气掩埋这些不幸的战友,但越往后走,连掩埋战友尸体的劲都没有,只能任由他们的尸体躺在地上。
除了饿肚子,最让战士们觉得恐惧的还是这片一望无际的草地,虽然看着平坦,但处处都是陷阱,草地上没有路,只能趟着走,一开始战士们没有经验,常常陷入沼泽里,然后惊慌失措,不停地挣扎,可越挣扎就陷的越深,旁边的人欲施救,不但人没救上来,自己还跟着陷了进去。
最初有不少战士被沼泽吞没,于是大家都传,这片沼泽要吃人,导致整个部队都人心惶惶,好在队伍里也有念过书的,知道这沼泽的“脾气”,于是向大家建议,踩着草垛走,绕过水坑,这样一来便不会陷入泥潭。
此法也当真有效,伤亡的人还真的就少多了,但仍然有一些战士不幸掉入沼泽。
除了要担心沼泽泥潭,战士们要应对的还有严寒。
原本以为雪山已经够冷,可没想到草地上的严寒才真的要人命,当地气候极其多雨,几乎每天都有雨,一下雨战士们的衣服就会湿透,棉袄湿透了不但冷,还重,原本没有吃食就饿,赶路又费力气,还要穿着笨重的湿衣服前进,可谓是举步维艰。
那些从草地里走出来的红军战士回忆,自从进了草地,他们的衣服就没干过,湿寒侵骨,很多同志都因此生了重病,原本出发时所带的药物就不多,大伙都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即便是病了,只要还能走,就坚决不就医,都想把珍贵的药品留给更需要的人。
毛主席一向身体健康,但在过草地的时候也病了一场,那时战士们都提出轮流抬着主席过草地,但毛主席坚决拒绝,找了跟棍子,坚持杵着棍子前进。
那时毛主席也不愿意浪费药品,所以一直坚持不吃药,卫生员急的直掉眼泪,后来他想了一个招,偷偷将药放在毛主席的吃食里,却被毛主席发现了,教育了一顿。
主席坚持不肯吃药,最终导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终于站不起来了。
整整两年的长征,毛主席与大家一起吃尽了苦头,所以最后到达陕北地区才会成这副骨瘦如柴的摸样。
幸运的是,先烈们所吃的苦头是有价值的,他们不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太平的盛世。
如今再回头看看这些老照片,内心五味杂陈,长征时期过去还不足百年,咱们享受当下的同时,理当铭记他们的付出,铭记历史的教训,中华儿女当自强,长征之路在过去,更在我们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