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带闭娃在家干预,都卡在这里了!不管怎么努力,孩子就是没反应,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指令、模仿、命名、分享、对视等等,这些技能全都做了个寂寞!
共同注意力是突破口我觉得有很大可能性,问题出在了共同注意力上。孩子没有共同注意力,90%的干预行为都无法有效传达。
大家千万别产生误解,共同注意力不是对某个事物的关注度,而是在社交互动中的理解和参与度。
有些妈妈说,“我家孩子注意力可好了,自己玩玩具2个小时,一动不动”。这个只能叫专注度。
相反,孩子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妈妈叫他把去厨房洗个苹果,然后拿出来分一半吃。孩子能够根据指令、手势快速做出反应,这才是共同注意力。
共同注意力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被动接受,一个主动发起,对应的专业术语解释就是
1、反应性共同注意力。
2、自发性共同注意力。
必须强调一点。共同注意力缺陷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最佳的干预时机是2-3岁。不是说后期不能弥补,而是早期的干预对大脑皮层刺激更有效。
直接分享干货,先说说共同注意力训练的打开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基础能力比较差,我们建议用回合式教学方式,用指令、辅助、反馈、结果、反馈、停顿等步骤,一步步提升。
眼神追踪小游戏
在孩子面前放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妈妈拿起一个红色的小铃铛,然后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慢慢摆动它,孩子肯定会被吸引过来了。如果宝宝兴趣不高,妈妈可以主动递过去,但不要真的给他。
这时候,妈妈要问孩子,好不好玩?想不想要?如果孩子看过来,马上给他。换不同的道具,反复的操作,孩子慢慢的就会明白,看过来就有好玩的,或者好吃的。那么他的视觉追踪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手势跟踪小挑战
妈妈准备小皮球。但这次不要直接给孩子,等孩子伸出手的时候,我们慢慢移动,一边移动,一边问,“想玩球吗?把手伸过来一点”。等他把手伸出来,马上给他,同时给与鼓励和表扬。下一次,挪动的距离远一点,慢慢增加距离。比如孩子在地板上玩,妈妈就要坐在沙发上,让他走过来几步才能得到。这样做,孩子跟随手势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语言追踪小技巧
语言回应相对来说要复杂一点。需要加入辅助,妈妈准备一辆小汽车,先给孩子看一眼,吸引他的注意力后,然后藏在身后,问孩子“汽车在哪里?”,孩子一定会绕道身后去找。下一次,妈妈先把小汽车藏在身后,不要给孩子看到,直接问“我身后有个小汽车,要不要玩啊?”,根据上一次的经验,孩子不用手势指引,直接去妈妈身后去找。找到后,一定要大大的奖励他。记住,想要用语言打动孩子,引起他的注意力,一定要用兴趣和动机吸引他。
在训练过程中,几个注意事项指令要清晰:比如,“看这里”,简单明了,别让孩子感到困惑。
适当辅助:如果孩子没反应过来,轻轻碰碰他,或者把物品靠近你的脸,引导他。
及时反馈:孩子做对了,立刻奖励他,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适时停顿:别一直不停地说,给孩子一点时间去理解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