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许多摄影题材的拍摄,微距摄影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摄影类型。尤其讲究对拍摄距离和镜头焦平面这两个重要的技巧把握。手机微距摄影,也是这样的。
瓢虫:暖暖(手机微距摄影)
这篇文章里,我们从手机镜头特点入手,分享手机微距摄影实拍感受中的两个重要的基础技巧:1,手机微距摄影的最佳拍摄距离把握。2,手机镜头焦平面的完美使用。
桂花(手机微距摄影)
说到微距摄影,就离不开镜头景深的使用技巧,离不开对影响镜头景深“三要素”(镜头焦距、光圈和拍摄距离)的了解与掌握。下面我们很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一下,相机镜头和手机镜头的焦距和光圈特点,看看二者对景深与影像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这对提升手机微距摄影的拍摄技能使用,是很有帮助的)
杜鹃花(手机微距摄影)
相机镜头焦距与光圈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
1,相机镜头焦距(以变焦镜头为例)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短、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长。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4)
示意图004:相同的拍摄距离和光圈,不同的镜头焦距,景深清晰范围不同
相同的拍摄距离与光圈数值(f),镜头焦距的长与短,对景深清晰范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同时,对景深外的(同一)场景物,模糊虚化的影像形态(散景)变化,也是实质性的。镜头焦距越长,(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越明显。
静静的荷(70-200mm变焦镜头200mm端,手动全景接片(一组3张)拍摄)
2,相机镜头光圈的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可变的物理光圈组。光圈数值(f)越大,景深越大。光圈数值(f)越小,景深越小。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3)
示意图004:相同拍摄距离,相同的镜头焦距,光圈数值(f)不同,景深清晰范围不同
在实践拍摄中,对景深的调控,会依据拍摄主体对象,选择符合拍摄意图的光圈数值(f)。比如:人像摄影中,有的摄影人会选择较小的光圈数值(f),在获得“浅景深”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柔化主体影像的效果。而一些常见的摄影题材的拍摄(如:花卉,微距等),有经验的摄影人会选择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如:f/5.6-16),结合镜头焦距与拍摄距离来实现对景深的调控的。
老树虬枝(70-200mm变焦镜头155mm端,f/8.0。手动全景接片(一组6张)拍摄)
手机镜头焦距与光圈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
3,手机镜头焦距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大多数为)数码变焦。不同倍数的数码变焦镜头所拍摄的画面中,清晰的主体影像与模糊的背景影像在形态上,只是大与小的差别,没有实质上的改变。(这一点与相机镜头的光学变焦不同)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1)
示意图001:留意画面中的对应标记,看看影像形态有无变化
也可以通俗理解为,大倍数变焦镜头拍摄的画面,是从小倍数变焦镜头拍摄的画面中“裁剪”而来的。因而,数码变焦也被称为:伪变焦。
花儿(手机大光圈拍摄)
手机镜头数码变焦的实用性:依据拍摄意图,利用(适当倍数的)数码变焦拍摄,可以“拉近”放大主体影像,“减去”过多的无用的背景,让画面简洁明了起来。这在手机近景、特写或是微距摄影中,还是很实用的。
瓢虫(手机微距摄影)
4,手机镜头光圈的特点以及对景深、影像的影响:非物理的、不可调的光圈(组)。手机摄影默认的曝光组合中,光圈数值(f)的设定,是依赖手机“AI”算法进行的。手机常规拍照模式(包括微距模式,广角模式)下,面对不同的光照场景的拍摄,都是以“恒定”的光圈数值(f)进行曝光组合拍摄的。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2)
示意图002:手机微距模式下,不同的光照场景拍摄,光圈数值均为:f/2.4
从上面(示意图002)图例可以看到,三种拍摄的场景画面,光圈数值均为:f/2.40。即便是包含着太阳的场景(中图),快门数值已经达到惊人的:1/20165s,光圈数值(f)依然是:f/2.40。
“恒定”的手机光圈(f),也就让手机光圈对景深、影像的影响也是“恒定”的。这也意味着:影响手机镜头景深的“三要素”中,光圈因素是摄影人可以不要考虑的。因为,手机拍照中,镜头总是在以“恒定”光圈值(f)进行着。
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镜头的数码变焦的特点与“恒定”的光圈数值(f),让拍摄距离成了镜头景深“三要素”中,唯一能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要因素。这倒是让手机微距摄影变得相对简单了:只要掌握好拍摄距离,就可以利用镜头“浅景深”的特点,获得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
春野小影,青苔芽(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微距摄影,是通过手机自带的“微距模式”,或是“近距离+适当变焦”的“长焦微距”方式进行拍摄的。而拍摄距离的把握,镜头焦平面的掌控,是拍摄出好的手机微距摄影作品的两个最重要的技巧。
阳光,水滴(手机微距摄影)
5,手机镜头的对焦距离与手机微距摄影的最佳拍摄距离。
5-1:手机镜头的对焦距离(即:最近拍摄距离)约为:10cm左右(常规拍照模式下)。在影响镜头景深的“三要素”中,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窄,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宽。如下面图例(示意图007)
示意图007:相同的镜头焦距(2X),不同的拍摄距离,景深清晰范围的对比示意图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清晰范围越宽。当拍摄距离大大的超过镜头最近拍摄距离时,景深清晰范围会伸展到整个画面纵深,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也会消失。那么,手机微距摄影中,要保持良好的镜头“浅景深”下,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最远的拍摄距离以多少为宜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例(示意图005)
示意图005:上图:清晰图。下图三连:不同拍摄距离,背景模糊虚化效果对比
从上面图例(示意图005)中的下图(三连张)的对比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拍摄距离小于20cm时,背景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还是可接受的。当拍摄距离为40cm时,背景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已经接近消失。
示意图008:相同的镜头焦距(1X),不同拍摄距离下的背景散景效果对比
5-2,手机微距摄影的拍摄距离,以不超过20cm为好。(个人实拍感受,仅供参考)
微距摄影是一门精细的活儿。一是,微距摄影拍摄画面中,主体对象比较单一,视点也较为集中。微距摄影作品画面的吸引力与观赏性,主要取决于对主体对象的细节层次,色彩与质感的精细体现。这需要近距离的贴近拍摄。
波斯婆婆纳(手机微距摄影)
金花虫(手机微距摄影)
二是,微距摄影画面中主体对象的精细体现,特别需要简洁明了背景来映衬。充分发挥镜头“浅景深”特点,“化繁为简”的获取良好的模糊虚化的(背景)散景效果,突出主体对象的精细与作品的良好感观。同样需要近距离的贴近拍摄。
桂花(手机微距摄影)
水珠(手机微距摄影)
有些刚接触手机微距摄影的爱好者,常常会以较远的拍摄距离进行拍摄,然后通过后期的大幅度剪裁来获得“伪微距”照片。这是不妥的。因为,一是,拍摄距离对手机镜头景深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较远的拍摄距离会弱化模糊虚化的(背景)散景效果,不利于画面的简洁明了。二是,这种“伪微距”照片,会让拍摄人从意识上远离真正的手机微距摄影创作。如果你喜欢的是手机微距摄影创作,这种“伪微距”的拍摄方式,是要尽量避免的。
瓢虫(手机微距摄影)
6,把握好手机镜头“焦平面”的使用,是拍摄出完美的微距作品的基本保证。
镜头焦平面,指的是镜头通过镜片聚焦为清晰成像的(所有)焦点组成的平面。处在焦平面的场景物,相机都可以用清晰的影像拍摄下来。
示意图006:多处清晰的对焦点,组成焦平面
手机薄薄的机身中,收纳了手机镜头组件和感光元件(CMOS)。我们可以将手机的机身平面当成镜头的焦平面。拍摄时尽可能的将手机的机身与被摄主体保持平行状态,以获得良好的镜头焦平面。
示意图009:尽量保持手机与主体对象的平行状态
手机镜头焦平面的掌控与使用,没有太多的硬性技巧,更多的是拍摄人的自觉意识与细心耐心。
手机微距拍摄单个被摄主体,镜头焦平面的掌控相对简单些。以被摄主体的对焦点为基点,并由此扩展到整个主体清晰范围。比如:昆虫的拍摄,或是以眼睛为对焦点,按拍摄意图兼顾昆虫整体的清晰,进行拍摄。或是以昆虫为对焦点,扩展到周边场景物清晰拍摄。
突眼蝗(手机微距摄影)
大叶蝉)手机微距摄影
比如:花卉的微距摄影,主体花朵与陪体枝杆等,尽可能的按拍摄意图都能够清晰呈现,这样可以保持画面的完美感。
紫叶李花(花蕊特写,手机微距摄影)
冬天的阳光(手机微距摄影)
手机微距拍摄由多个单体组成的被摄主体,镜头焦平面的掌控。由多个单体组成的被摄主体,通常在拍摄微小型被摄主体时(如:微小花朵群,水滴等等)容易遇到。
三个对焦点,构成的焦平面(手机微距摄影)
多粒水珠构成焦平面(手机微距摄影)
拍摄由多个单体组成的被摄主体,这是需要摄影人更加的多一份观察,多一份耐心与细心,调整拍摄角度,尽可能的将多个单体的对焦点,调整在同一个焦平面。
春雨如丝(手机微距摄影)
不论是手机微距摄影,还是单反相机的微距摄影,都很有必要对(镜头)焦平面有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把握好镜头“焦平面”的使用,是拍摄出完美的微距作品的基本保证。
蛛儿(手机微距摄影)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文章中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和手机品牌,图片下方的装饰边框上均有标注,没有添加任何外置镜头。更多的手机摄影技能、技法与实拍感受的分享,尽在主页合集菜单中的“聊手机摄影合集”里,请前往观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欣赏,支持,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