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增长与自然科学的显著突破,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标志。此次革命在材料、能源、动力、交通及信息传递等领域实现了革命性飞跃,推动人类社会由“纺织时代”迈向“钢铁时代”,再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伴随第二次科技革命,众多新材料、能源、技术及发明被军事化应用,催生了新一轮军事技术变革。步枪领域,1871年德国推出的毛瑟步枪,率先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设计,1884年改进后可容纳8发子弹并实现连发。1886年,法国在子弹中引入无烟火药,显著提升了射速与射程。
机枪方面,1862年美国人加特林发明了手摇式机枪,而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西姆则推出了火药燃气驱动的自动机枪(重机枪),20世纪初成为欧美列强步兵的主要装备。1902年,丹麦推出了轻机枪,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运用,展现出巨大杀伤力。19世纪末,大炮技术显著进步,无烟火药与尾部装弹技术的应用催生了速射炮,射程与威力大增,相比普法战争时期的火炮,射程从3.8公里提升至7公里,射速从每分钟3-5发加快至5-10发。弹药方面,1885年法国采用苦味酸作为炸药,推动了黄色炸药的广泛应用,TNT的合成与应用则进一步提升了炮弹的爆炸性能与安全性,20世纪初成为各国炮弹装药的首选。为解决遮蔽阵地射击问题,俄国设计了迫击炮;为提高大炮机动性,一战期间出现了自行火炮。至一战前夕,这些创新已广泛普及。欧洲主流国家火炮配置涵盖75至77毫米口径的轻型火炮(射程6至9公里),100至150毫米口径的直射炮,以及100至220毫米口径的轻、重型榴弹炮(统称曲射炮)。此外,还出现了更大口径的攻城炮,例如德国的“大贝尔塔”大炮,其射程可达120公里,曾用于炮轰巴黎。总体而言,德国因高层军事机构对炮兵的重视,其炮兵尤其是重炮兵实力超群,且一战前仅德军装备了迫击炮,这为德军初期作战带来了优势。同时,随着堑壕战盛行,手榴弹再次受到重视,日俄战争中双方均有效使用了手榴弹,此后手榴弹在各国军队中普及。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军事技术革新中,传统兵器得到优化,同时坦克和飞机等新式武器崭露头角。英布战争期间,英国使用装甲列车保障铁路安全,但装甲汽车技术尚不成熟。一战期间,为打破阵地战僵局,英国自1915年起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及冶金技术研制坦克。次年,英国推出两种坦克:“雄性”坦克装备两门57毫米火炮和四挺机枪,可搭载20余人;“雌性”坦克则仅装备五挺机枪。坦克研发期间,英国为保密称其为“Tank”(意为容器),此名称沿用至今。1916年9月15日,英国在索姆河会战首次部署32辆坦克,展现巨大威力。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共制造近万辆坦克。与此同时,19世纪末,俄、法、德等国成功研制飞艇这一新型空战武器,其他国家随后跟进。1911年意土战争中,意大利出动三架飞艇执行轰炸和侦察任务。飞艇存在显著缺陷,包括体积庞大、速度缓慢、易受攻击以及抗风暴能力薄弱。自1903年飞机诞生后,各国加速推进军用飞机的自主研发。至一战前夕,各国空军飞机数量分别为:俄国236架,法国156架,德国232架,奥匈65架,英国258架(含在法国的30架)。1911-1912年意土战争中,9架意大利飞机首次参战,标志着飞机正式投入实战。那时,军用飞机主要携带少量炸弹(需飞行员手动投掷),执行侦察、拍照、绘制地图及辅助炮兵瞄准等任务。1893年,法国研制出首艘以蓄电池电动机驱动的现代潜艇,随后潜艇技术不断进步,至20世纪初已具备实战能力,配备舰炮、水雷和鱼雷等武器。一战前,全球主要海军强国共拥有潜艇260余艘,战时新增640余艘。一战期间,潜艇共击沉战斗舰艇192艘,其中德国潜艇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超过1300万吨,潜艇的战略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并逐渐成为各国重视的军事力量。1906年,英国推出无畏舰这一巨型战列舰,其性能远超旧式战舰,包括功率、航速、火力及装甲等方面,但造价高昂,每艘达2000万美元。德国紧随其后,开始制造无畏舰,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加剧。同时,电报、电话及无线电台的发明推动了军队通信技术的现代化。至一战前夕,无线电通信和侦察技术已在各国军队中广泛应用。综上,这场军事技术革命极大地提升了武器装备水平,预示着未来战争将演变为海陆空三维一体的全面战争。帝国主义争夺霸权是推动这场军备竞赛的根本动力。列强依据资本实力划分势力范围,但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新兴国家如德国向老牌帝国如英国发起挑战,要求按新的力量对比重新分配世界版图。老牌帝国为维持霸权,则竭力挫败这些新兴挑战者。
这种霸权争夺与维持、新兴力量与老牌势力间的较量,促使各国不断强化军力。特别是在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后,同盟国与协约国在欧洲形成了高度紧张的军事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列强的积极扩军备战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军备竞赛的直接表现是军费开支的激增。1883年至1908年间,欧洲大国军费开支年均增长325%;1908年至1913年间,年均增长率虽降至9.92%,但绝对值依然庞大。至战前1913年,德国军费开支已超过20亿马克,占国家总预算的50%;法国则为15亿法郎,占总预算的38%。这些庞大的军费开支最终落在各国劳动人民肩上,他们因税负剧增而承受沉重负担,而垄断资本家经营的军火工业却因此蓬勃发展,利润丰厚。在军备竞赛的推动下,各国国营与私营军火工厂迅速扩张,军火工业已成为一个组织完备、配套齐全的庞大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德国战前就拥有近30家国营与私营军火工厂,从业工人达18万,其中私营克虏伯工厂尤为显赫。该厂的规模扩张,直观反映了德国军火工业的迅猛增长:员工数量从1873年的9000人,增至1885年的2.2万,1902年跃升至4.3万,1906年达到5.8万,至1913年更是突破8万大关。英国战前的军火工业同样规模庞大,拥有10万从业者,并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军舰与商船制造为发展重点,二是私营军火工厂占据核心位置。此外,法国、俄国及奥匈帝国的军火工业也相当可观。军备竞赛还体现在各国军队人数的急剧增加上。战前,英美维持募兵制,而其他列强普遍推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满2至4年后转入预备役,预备役人员在战时能迅速投入战斗,使参战人数可达常备军的3至4倍。
欧洲列强(除英国外)主要扩充陆军。至1914年大战前夕,各国陆军及后备役人数分别为:德国80.8万与490万,俄国144万与565万,奥匈56万与300万,英国25万与120万,法国(含殖民地军队)88万与506万。列强间的军备竞赛,将欧洲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火药桶。斯大林指出:“各资产阶级国家在疯狂扩充与重整军备,目的何在?显然不是为了闲聊,而是为了战争。”为应对战争,列强纷纷制定作战计划,并开展大规模军事演习,预示着真刀真枪的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