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组织的‘爱邻日’又到了,老张快回家去把菜刀拿下来磨一哈!”“我们家老头中风后很少下楼,社区帮我们叫师傅上门服务理发实在是太好了,还不收费呢!”……3月5日一大早,梅溪湖街道阳明山庄社区同心家园内人头攒动,由该社区邻里帮志愿服务队打造的“爱邻日”便民服务活动正在进行,现场设置的便民服务“摊位”受到邻居们的“追捧”。
在阳明山庄社区,这样一支“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已成立近5年,先后打造了“阳善集市”“邻里帮工具共享手艺坊”服务平台,志愿者根据自己的特长为“邻居们”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睦邻友好的氛围中共享幸福生活。
定期有活动 服务内容“接地气”
理发染发、磨刀、义诊、缝纫、小电器维修……“爱邻日”便民服务活动现场,居民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对应的“摊位”。志愿者詹亮收拾好工具,前往因中风行动不便的刘嗲嗲家里,为刘嗲嗲义务理发,而这样的上门服务已坚持4年。
摆好长条板凳、铺上毛巾、卡好磨刀石……一个简易的磨刀摊子就支好了。“80”后志愿者阳光毅是“爱邻日”集市的“摊主”之一。作为社区“阳善集市”的发起人之一,阳光毅的拿手“绝活”就是为邻居们打磨刀具、维修木质小家具。而“买家”则是来自社区及周边的居民。自2019年至今,阳善集市已开集近200次、服务居民近5000人次。
而在邻里帮共享工具手艺坊里,今年70多岁的张国生正在整理居民们归还的工具。张国生是社区资深的志愿者,又是社区“邻里帮”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他与社区居民早已结下深厚的感情。自共享工具手艺坊2023年3月开始“营业”后,热心又有技术的张国生又成了手艺坊的“守坊人”。“这里的工具一部分是小区热心邻居们捐赠的,一部分是物业服务中心自有的,还有些是共建单位捐赠的。这些全都可以供邻居们免费借用。”张国生告诉记者。
“小区里有不少志愿者,以前是‘各搞各的’,如今‘抱团公益’。”邻里帮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龚芳玲不仅是小区业主,也是一名坚持志愿服务十余年的热心人,她自发组织的“玲里汇客厅”成为解决居民烦心事的暖心“桥梁”。龚芳玲告诉记者,2023年3月,邻里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目前有队员20余人,包括党建共建单位、门店经营户、邻长等,邻里帮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湘江新区2023年度“优秀志愿团队”。
邻里互助 打造幸福邻里圈
走进阳明山庄社区慈善超市,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分成了多个区域,有义卖区、物资捐赠接收区、帮扶救助区、便民惠民区、志愿服务区等。这是社区打造的大容量“资源库”,慈善超市也在与社区居民的深度链接中将大家拧成一股“暖心绳”。
近年来,社区整合各类志愿者组建了“360”“邻里帮”“爱阅读”“巾帼暖阳”“警社联盟”等10支志愿服务队,并通过不断完善“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团队接单、联合评单”的“四单”机制,每年开展各类服务和活动200余次,努力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开展什么服务。
与此同时,社区着力打造“邻里互助”“共享+”两个系列的志愿服务品牌,做活“玲里汇客厅”“阳善集市”等平台,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评选表彰一批最美志愿者、阳明金点子等。在推行过程中,社区通过征求志愿者的意见建议,不断丰富积分兑换的奖品和服务内容,突出更接地气、更贴近需求,将备受志愿者们欢迎的早餐券、理发券、干洗券、洗车券等生活服务列为积分兑换项目,不仅让这些“榜样”获得一种荣光,也能得到实在的优惠优待,更让志愿服务暖人心、让“德者有得”的理念更深入人心。易晓玲获评“长沙好人”、360志愿服务队获评长沙市“最佳‘五老红’志愿服务组织”、阳光毅获评“最美志愿者”等,社区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等。
如今,在阳明山庄社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逐渐成为社区新风尚。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风尚,到携手前行、行稳致远的价值共识,志愿精神消融了年龄、性别、身份等差异界限,激活了邻里相帮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楼上帮楼下、左邻帮右舍、年轻帮年老、身体好帮身体差”的邻里互助友好关系,勾勒出一幅邻里幸福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