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几年的时候,川渝地域热播了一部诙谐剧作《傻儿司令》,剧中樊哈儿一角以其独有的憨态与妙趣横生的举止,深深烙印在观众心间。
尽管他展现出的是一种略显笨拙却又不失可爱的形象,其每一个滑稽举动都能轻易逗乐屏幕前的观众。
然而,这位看似简单的角色,却在剧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不仅巧妙瓦解了日寇的钢铁防线,更沿途揭露贪官污吏,弘扬正义,赢得了剧中百姓的广泛赞誉与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樊哈儿的艺术形象灵感源自于真实历史人物——前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军的统帅范绍增。
在动荡的民国军阀割据时代,范绍增凭借过人的智慧与手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中游刃有余,最终毅然决然地站到了抗日救亡的前线,不惜倾尽家财,全力支持抗战事业。
战场上,他英勇无畏;生活中,他则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共计四十位妻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实属罕见。
然而,这位传奇人物的最终归宿却颇为曲折,离世后竟历经四十四年才得以安息入土,这是为什么?
“范哈儿”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勇于“乘风破浪,力挽狂澜”的杰出人物,而战争岁月更是英雄豪杰竞相绽放的舞台。
清光绪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94年,范绍增出生于四川达州的一户显赫望族之中。家族根基深厚,父亲身为地方乡绅,享有威望;祖父则是镇上的重要主事者,使得范家在当地备受尊崇。
在那个等级森严、权力至上的时代,镇长之职足以呼风唤雨,范家的显赫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备受邻里敬仰。
得益于优渥的家境,范绍增自幼衣食无忧,从未因生活琐事而妥协或看人脸色。这份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悄然间塑造了他无畏无惧、敢于冒险的性格特质。
家庭对他宠溺有加,几乎有求必应,这也间接促使他逐渐偏离了传统的学习道路,转而与一群志趣相投却非传统意义上的“朋友”为伍,令其父深感忧虑。
尽管家人多次尝试通过严加管教来引导他走上正途,包括采用“严师出高徒”的传统方法,但这些努力在范绍增身上似乎并未奏效,他对书本知识始终提不起兴趣。
相较于枯燥的学习,范绍增更热衷于前往茶馆聆听说书人的讲述,尤其对那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情有独钟,其中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更是他心中的挚爱。
彼时,四川地区存在着一个名为“袍哥”的秘密社团,其成员遍布社会各阶层,从知识分子、军人、政府官员到农民、底层劳动者乃至小商贩,无所不包。
尽管范绍增在学业上未有建树,但他凭借自身的社交能力和义气精神,成功结识了多位社会人士,包括一位赌场界的重量级人物。
这位赌场老大可以说是范绍增的忘年交,同时也是袍哥组织中的一员。在对方的引荐下,年仅十三岁的范绍增便加入了袍哥。
起初,“袍哥”组织以反清抗袁为宗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质逐渐发生偏移,成为了一些地痞流氓的聚集地,甚至与国民党军阀、土匪等势力勾结,从事不法活动。
然而,这一切并未改变范绍增对英雄主义的向往。辛亥革命期间,年仅十六岁的他紧随袍哥的步伐。
在1913年的动荡局势中,张作霖(此张作霖非“东北王”)领导的“癸丑反袁”行动遗憾未能成功,迫使他率领部众遁入山林,于渠竹至达边境区域实施物资筹集,以枪弹武装自己,其间,范绍增则成为张作霖麾下的得力助手,全面主持事务。
转眼至民国五年,即1916年,护国战争烽火再起,范绍增追随张作霖继续抗袁大业。不幸的是,张作霖在邻水地域活动时,突遭袁系川军伏击。此后,范绍增凭借威望被推举为袍哥会领袖,领导部众继续抗争。
范绍增深知,长期游击战并非长久之计,终将面临政府军的围剿。因此,他决定主动出击,积极与达县警备队队长王维舟建立联系,频繁遣使赠礼,逐步建立起深厚的私人情谊。
王维舟念及旧情,提议范绍增共赴革命之路,范绍增欣然应允,在王维舟的牵线下,率领麾下数百人 投靠了颜德基麾下。
在颜德基军中,范绍增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为模范营之长,后更转隶征缉五旅王维舟团,并在王离职后接任团长之职。此后,范绍增转投四川军阀杨森麾下,屡建奇功,仕途亨通,三十余岁便跃居师长高位。
谈及个人特质,范绍增乃是一员勇猛善战的武将,其面容刚毅,若强求其执笔从文,那画面必是极为不搭,令人捧腹。
范绍增的多次择主经历,使其势力日益壮大,却也引来了杨森的猜忌。杨森暗自揣测范绍增有不臣之心,欲觊觎其位。
然而,碍于范绍增往日的功绩与地位,杨森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寒了将士之心。范绍增对此心知肚明,终因难以忍受猜忌与束缚,决然离去,另寻天地。
1937年,范绍增因其显著实力而受到蒋介石的青睐。感到蒋介石较为可信的范绍增,决定投靠他并在其麾下担任了88军的军长一职。
此时已年过四十的范绍增,从未放弃心中那个仗剑天涯的侠义梦想。特别是当看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民众的残忍行径时,他深感愤慨,因为这激起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仇恨和热血。他带着对民族和百姓的深深关怀,毅然率领部队离开四川,投身抗日战争。
然而,蒋介石虽然授予他军的头衔,但却未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既无军费也无足够的人员配备,这使他陷入了困境。
为了军队的开销和招募更多士兵,范绍增不惜变卖家产,甚至放弃了曾经的奢华生活,一时间变得一无所有。
尽管如此,范绍增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依然出色。
在宜昌保卫战中,范绍增率领川军与日军展开激战。战斗最激烈时,他毅然决然地扛起机枪,屹立在阵地前沿,对日军进行疯狂的扫射。
88军的将士们看到军长如此英勇奋战,深受感动,纷纷效仿,抱起机枪向日军还击。最终,在范绍增的坚定领导下,88军成功坚守了4天3夜,使日军无法前进一步。
1941年春节,民众慰问范绍增部队时,他表示:若非民众的全力支持,我们难以战胜强敌;若我们不能更好地打仗,将无颜面对百姓的期望。
到了1942年,范绍增更是率部击杀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此战果在日军内部引起巨大震动,因为这是日本陆军历史上首次在职师团长阵亡的案例。随后的日子里,他还率部击伤了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
然而,尽管范绍增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却未能逃脱蒋介石的打压。抗战胜利前夕,蒋介石已暗中布局内战,对范绍增的积极抗日行为感到不满,因其意味着更多的战争伤亡。
于是,范绍增被调任至第十集团军,虽被授予副总司令的虚职,实则兵权被收缴,这是一场明升暗降的政治阴谋。
1948年,范绍增强忍不满,在渠县宣布起义,带领四万人与蒋介石彻底决裂,之后返回四川。返川后,他积极参与民主活动,与张澜、陈铭枢等交往密切,并在重庆参与地下党的工作,逐渐倾向于反对蒋介石。
后来,他在上海利用帮会及旧部关系成立“益社”,并多次与中共地下组织合作,运送物资到苏北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积极响应共产党政策,主动上交房地产,努力学习文化,并按党的指示工作。他亲自指导体育训练,带领球队外出学习比赛,深受群众喜爱。
但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其葬礼却在去世后44年才得以举行,这是为什么?
迟到44年的葬礼该怎么说范绍增呢?
范绍增虽然身为草莽英雄,但也同样难以抵挡美色的诱惑。传闻他拥有四十多位姨太太,这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似乎也并不稀奇,因为那个时期的军阀们,有几个不是过着放纵不羁的生活呢?
然而,在建国后的岁月里,范绍增的三儿子范之维和小女儿范之俐却明确证实:“我们的父亲只有一位原配和六位姨太太。”
这相较于之前的传言,显然更为真实可信。
在他的众多妻子中,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那位在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勇夺女子游泳全部金牌、被誉为“美人鱼”的杨秀琼了。1937年,在蒋介石的首肯下,范绍增迎娶了杨秀琼,这一消息次日即在《重庆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公布了出来。
人们或许会好奇,家里有这么多的女人,难道就不会出现纷争吗?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姨太太们从未有过因嫉妒而引发的争斗,相反,她们之间相处得极为和谐。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响应国家的“一夫一妻”制度,范绍增不得不与其他妻妾分离,只留下原配夫人何淑兰陪在身边。
然而,他在1977年在河南郑州去世时,由于种种原因,骨灰一直未能安放下葬,而是在诸多子女手中流转。
直至2021年,经过众多子女的协商,他的骨灰才最终被安葬在福果山。
结语人们常言: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一笑值千金。而范绍增的一生,恰恰成为了这一说法的生动例证。
他的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他为了追求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不惜倾尽所有,投身于战火纷飞的战场前线。
因此,当我们提及这位传奇人物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感慨,毕竟,在抗日这件事情上,范绍增没有作假。
参考文献:“哈儿”范绍增的黑白人生.华西都市报
杨秀琼:1930年代的南国“美人鱼”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四川省志 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