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正常,血糖却不达标,怎么回事?

郭淮聊健康 2025-01-15 13:30:54

李阿姨是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的患者,她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血糖控制方面。最近的一次常规检查中,她得知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到了6.2%,这让她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自己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和锻炼的成果。然而,几天后的一次意外,却让她对自己的血糖控制产生了深深的困惑。

一、糖化数据好,但却经常发生低血糖

那天,李阿姨像往常一样在公司忙碌着,突然之间,她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意识也开始变得模糊。幸好,身边的同事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迅速给予了她一些含糖的食物,并拨打了急救电话。经过医生的检查,确定李阿姨是出现了低血糖反应。这让她非常不解:明明自己的HbA1c已经降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水平,为什么还会出现低血糖呢?

带着这个疑问,李阿姨开始深入了解HbA1c这个指标。她了解到,HbA1c确实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熟悉的指标,因为它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工具。然而,HbA1c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提供长期血糖的总体情况,却无法显示每日的血糖波动。此外,HbA1c的结果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贫血、肾功能不全或血红蛋白变异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二、动态血糖仪,全时段血糖数据更精准

正当李阿姨为自己的血糖控制感到迷茫时,她偶然间读到了一篇关于动态血糖监测(CGM)的研究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上,研究分析了大量1型糖尿病(T1D)患者、2型糖尿病(T2D)患者以及妊娠期及产后1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仪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动态血糖监测的三个指标——平均葡萄糖(MG)、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IR)和高血糖时间百分比(%TAR)——与HbA1c都存在相关性,但HbA1c与平均葡萄糖(MG)之间的相关性明显低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这让李阿姨眼前一亮,她意识到,或许动态血糖监测能够为她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血糖控制信息。于是,她开始深入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和重要性。

三、动态血糖实时反映真实血糖值

平均葡萄糖(MG)是指动态血糖仪记录下的患者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它能够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血糖状况。而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IR)则是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血糖处于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这个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高血糖时间百分比(%TAR)则是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血糖高于目标范围的时间占比,这个指标对于识别潜在风险非常重要。

李阿姨了解到,这些指标之间的强相关性表明,它们能够更全面地捕捉到血糖控制的动态情况。相比之下,HbA1c就显得有些“迟钝”了,它无法及时反映血糖的日常波动,可能会让患者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例如,如果患者的平均葡萄糖(MG)波动很大,或者频繁经历高血糖和低血糖,这些信息在HbA1c中可能完全没有体现。这可能会让患者误以为自己的血糖控制良好,实际上却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而动态血糖监测则能够实时记录血糖水平的变化,提供关于这些关键指标的详细数据,让患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四、一天血糖随时变,动态血糖随时发现

想到这里,李阿姨决定尝试使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她购买了一款性能良好的动态血糖仪,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了佩戴和校准。很快,她就看到了自己血糖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通过动态血糖仪的数据,李阿姨发现自己在某些时段容易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比如,在午餐后的一段时间内,她的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而到了傍晚时分,又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有了这些实时反馈,李阿姨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和药物用量。她减少了午餐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了蔬菜和蛋白质的比例,并在傍晚时分适当补充一些含糖的食物来预防低血糖。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观察,李阿姨发现自己的血糖控制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她的平均葡萄糖(MG)水平降低了不少,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TIR)也提高了不少,而高血糖时间百分比(%TAR)则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低血糖反应的情况。

这次经历让李阿姨深刻体会到了动态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她认为,与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BGM)相比,动态血糖仪能够提供更频繁的血糖数据,避免了只依赖偶尔几次检测而错过的重要信息。同时,动态血糖仪的指标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更全面地捕捉到血糖控制的动态情况,让患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今,李阿姨已经成为了动态血糖监测的忠实拥趸。她不仅自己使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血糖,还向身边的其他糖尿病患者推荐这一方法。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尝试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来管理自己的糖尿病,从而实现更好的健康管理。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