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神的书写习惯,延伸到当下国展创作设计

四海易文字 2024-10-03 03:31:28

投稿展赛最忌讳的就是思路不清晰,书写时犹豫不决,磨磨蹭蹭,下笔不果断,思绪在不断的跳跃,十个培训老师有九个培训老师告诫他的学生,中途改稿十改九败,意思是说,无论是通过设计起稿还是通过周密思考的章法形式,一旦确定,中途不要改变思路,中途“改道”结局往往是无法“收场”的。

很多名家提出创作之时先静后思,凝神静气、预想形势;如果按国展创作思路来讲,先思考、再起稿样,稿件样式设计就是创作的分布图,从整体至局部分区安排,把东汉蔡邕大神的创作思路进行延升。

大神说:

欲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最后一句说很最经典,表述了通过周密安排的作品“无不善矣”,统筹规划的作品无不精彩。对于这种的创作的思路,如今的展赛将这一技巧运用到极致,现在的国展创作,“规划图”的精确度用毫米来衡量,像天眼一样视觉上无死角,从章法到行列,从行列到字组,从字组到字眼,上下左右的空间,落款的高低,钤印位置标识,屏与屏之间隔水装饰条,采用0.8㎝是0.5㎝的都要计算过,做到下笔有物,处处有标准,笔笔有重心。这种情况下创作的作品,出错的几率是非常小,评审须过五关斩六将,这样打造的作品前几关是很难被淘汰的。

难就难在,自我设置的规矩太多,自然书写性要弱一些,解决这种创作方式只有一个办法,一件作品重复的写,往死里写,写得非常熟练,写着写着连文字内容都能背得下来,熟到了一定的程度便熟能生巧,很多字法笔法都是在这种高强度的磨合中变得更加精准,如果表达准确,下笔果断,规划制造的痕迹自然就减弱了………

我们从很多获奖感言中看到了作者创作的过程,提前多个月进行谋划(有更甚者提前了一年做准确,有一件入展刻字作品提前了两年就刻了大样),不断的磨合,不断的改进,同一件作品,前前后后写了一两刀纸,可谓是“业务”相当的熟悉。

这一类的选手是最不怕面试的,面试时复写那件原稿,拿起笔就写,相当的自信,笔下也格外的轻松。熟悉到什么程度,如在家乡乡间小路上行走,那里有棵树?哪里有个石头?都非常清楚,有时思路打叉,手却能写出来,问一下,谁还能在自己家门口迷路呢?

有人会骂,这种方法纯粹就是害人,太过功利。真正理解这种模式精髓的人,绝对会支持这个观点。这种创作模式是寻找一个意识上的拐杖,上帝是很公平的,每个人都有使用和不使用的权利,用不用是您的自由。

很多国国高手把它当做“助力器”,这种模式打造了几件入展作品以后,久而久之,书法创作时养成了提前谋划的习惯,对书法创作的流程了如指掌,选字、用字、写字,选纸、选笔、选墨、选印,逐渐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自己的约束就会越来越严格,生怕有一丝纰漏,一丝懈怠。

对于新作品创作上更是受益匪浅,熟练地掌握了几个固有的章法形式,这些形式是在展赛上经受过检验的,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然后通过换字游戏,改变书写的内容,架子不换内容换,便又成了一件新作。时间的推移,改创的技术逐渐提高,变一下宣纸的颜色,必要时加一个提签,补一个跋文,改变一下字径大小,又变成了几个新形式。

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提出“字须熟后生”的理论,其价值就在于为书家创作时,生后熟、熟后生,尽量改变固有的创作思路,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提升后而脱俗。

当下,很多人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国展创作,从形式上的生到熟,延伸到笔法字法的生到熟,也是书画学习的一个常见过程,“生”与“熟”、“熟”到“生”,表面看上去是人为的“催熟”,其目的还是加速笔法、字法、章法快速进步。方法就在脚下,利用这些技巧,还是先“上岸”再说吧!(上岸有两重意思,一重是让自己的技法快速成熟;另一种就是早点拿到书协的一个绿本本,既随潮流也随心意)

特此说明:(图片来自于网络,以欣赏为目的)本文属于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请带着思考去阅读,四海拱手!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