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能搞掉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和卡扎菲?

爱吃凉历史 2025-01-14 04:32:50

南联盟的战争与米洛舍维奇的倒台

苏联在1991年底解体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动。美国作为冷战结束后的唯一超级大国,其影响力迅速扩展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利用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美国开始对那些被认为不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国家和领导人进行更加积极的干预和制裁。

进入20世纪末期,南联盟(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因内部紧张的种族关系和人权问题而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1999年,这一地区的不稳定状况触发了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军事介入。北约的行动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实际上是一次严重的军事行动。从3月24日开始,持续了78天的轰炸,这场空袭被认为是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迫使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就范。

空袭中,北约主要针对南联盟的军事设施、通讯中心以及一些重要的政府机构进行打击。然而,由于军事行动的范围和强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的民间设施和非军事目标的破坏,包括桥梁、工厂、电视台和市民住宅,造成了大量平民的伤亡和生活困难。这些行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许多国家和组织指责北约违反了国际法原则。

尽管面临国际社会的质疑,北约的军事行动最终还是达到了其政治目的。在内部压力和外部军事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米洛舍维奇的政权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2000年的选举成为了政权更迭的转折点,米洛舍维奇败选,新的政府迫切希望结束国内外的孤立。

米洛舍维奇在2001年被捕,并迅速被送往荷兰的海牙,面对国际刑事法庭的审判。他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等多项重罪。尽管他的律师团队尽力辩护,但他的健康状况在羁押期间持续恶化。米洛舍维奇在2006年在海牙的监狱中去世。

伊拉克战争:预设目的与后果

2003年3月,美英联军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恐怖主义活动为由,发动了一场突袭式的军事行动。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美英方面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消除萨达姆政权可能带来的全球威胁,而伊拉克政府则不断否认有关指控。尽管如此,战争的前期准备已完成,美军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向伊拉克腹地推进。

战争开始后,伊拉克政府军在美英联军的强大火力面前难以招架。首都巴格达很快陷落,萨达姆政权瓦解。美国的目标似乎达成了,但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联军在接管伊拉克后未能找到任何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关键点使得战争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萨达姆政权的垮台给伊拉克带来了权力真空。由于长期的独裁统治,伊拉克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高度依赖中央政府。一旦这个核心崩溃,各派势力迅速崛起,试图填补权力的空白。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被迅速激化,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一些原本潜伏的极端组织趁机活跃起来,包括后来影响深远的“基地”组织分支以及“伊斯兰国”势力。

除了宗教冲突,伊拉克社会的经济状况也进一步恶化。战争摧毁了大量基础设施,物资供应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失业率攀升,加之民众对联军占领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抗议活动和针对驻军的袭击事件频发。联军在试图稳定局势的过程中,又往往因武力执法或误杀平民而进一步激化矛盾,陷入恶性循环。

利比亚战争与国际干预的双刃剑

2011年,利比亚的内战开始于国内部落和派别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长期存在,在卡扎菲统治下被压制。当国内经济困难加剧、社会不满情绪上升时,这些冲突逐渐演变为更大规模的暴力对抗。起初,反对派主要集中在东部的班加西等地,他们迅速占领了一些区域,并开始挑战卡扎菲政府的权威。政府军则试图通过军事行动重新控制这些失地,战事逐渐升级为全国范围的内战。

随着战局扩大,国际社会开始介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将利比亚的冲突视为一种可以重新塑造地区秩序的机会。在多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决议,授权以保护平民为名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这项决议成为北约发动空袭的依据。

北约的空袭改变了战争的态势。卡扎菲政府的军力在北约的持续轰炸中被严重削弱,反对派趁机扩展了控制区域,并逐步向首都的黎波里推进。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反对派的地位得到强化,一些国家甚至直接向他们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最终,卡扎菲的政权在攻守失衡的情况下彻底崩溃。卡扎菲本人在政权倒台后试图逃离,但在一次突围行动中被反对派武装抓获并杀害。

战后,利比亚陷入了权力真空状态。反对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个武装派系之间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新的国家权力结构难以形成,政府对全国范围内的控制力十分有限。一些地方武装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治理当地,甚至与其他武装组织发生冲突。不同派系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武装冲突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经济问题也在战争结束后迅速显现。基础设施在战争中被严重破坏,石油出口大幅减少,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秩序混乱不堪。这种局势为恐怖主义和极端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温床,利比亚一度成为地区恐怖组织的重要活动基地。

朝鲜的抵抗与地缘政治困境

朝鲜半岛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国际地缘政治的焦点区域。冷战的对立格局使得半岛成为美苏两大阵营直接较量的场所,朝鲜则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存在。美国在冷战后延续其对亚洲的控制策略,将朝鲜视为对其在东北亚安全体系的主要威胁之一。然而,朝鲜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其长期以来推行的军事优先政策,使美国始终未能以直接的方式实现对朝鲜的有效压制。

朝鲜的地理位置对其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方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这两个国家是朝鲜在地缘政治上最重要的后盾。尤其是中国,一直将朝鲜视为一种战略缓冲。任何针对朝鲜的军事行动都可能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这种地缘政治的现实让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显得束手束脚。冷战结束后,美国虽通过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多种手段试图削弱朝鲜的影响力,但这些措施都因为朝鲜的独特环境和其背后的支持而成效有限。

在军事上,朝鲜奉行先军政策,其军队规模和战备水平在世界上属于前列。尽管经济状况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朝鲜却投入了巨大资源用于军事发展。特别是在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上,朝鲜的持续突破极大改变了地区安全局势。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朝鲜开始对外公开其核计划,并通过多次导弹试射和核试验向外界展示其能力。这些举动使得美国及其盟友感到巨大威胁,但也使得朝鲜在国际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筹码。

朝鲜领导人的多次遇袭事件

明面上美国只是制裁朝鲜,但私底下小动作可不少。2014年4月4日,韩国、日本和美国多家媒体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两天前发布的一篇报道,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朝鲜领导层的安保问题。报道称,自1994年起,朝鲜前国防委员长金正日曾面临至少两次暗杀企图以及两次内部的谋反行动。这些情报来源于一名自称为“Mr.K”的脱北者,据称是朝鲜情报机构的前成员,所披露的细节让外界对朝鲜领导层的内部安全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据“Mr.K”提供的信息,其中一次暗杀事件是某人在金正日参加活动时携带自动武器试图靠近他。这名刺客显然对金正日的活动行程有所掌握,并准备在近距离开火。然而,在刺客发动袭击前便被安保人员迅速发现并抓获,此次行动被彻底瓦解。另一场刺杀行动则发生在金正日的车队行进途中,一辆20吨重的大型卡车突然加速冲向车队,试图制造致命车祸。出人意料的是,金正日并未乘坐预定的车辆,而是临时更换了座驾,因而成功避过了这一劫难。

然而,朝鲜领导人遇袭的传闻并未因金正日的去世而终止。2017年5月6日,朝鲜国家保卫省发言人发表声明,指责美国中央情报局与韩国国家情报院密谋刺杀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声明中称,刺杀行动的主要手段是一种高技术的生化武器。根据朝中社的进一步报道,中情局通过间接途径招募了一名朝鲜公民,并秘密向其提供资金和培训。该公民的任务是在平壤举行的大型群众集会期间使用生化物质对金正恩实施攻击。报道中强调,这种生化武器是通过“隐蔽方式”攻击目标,具有极高的隐秘性和致命性。

朝鲜方面声称,这一阴谋在行动展开前被国家保卫机关发现并彻底挫败,相关涉案人员已被拘捕或清除。朝中社在报道中称,这是一次“穷凶极恶的恐怖犯罪活动”,背后策划者意图通过残忍手段推翻朝鲜现政权。声明还谴责美国和韩国对朝鲜领导层实施暗杀行动的做法,称这是对朝鲜主权的严重威胁,同时警告类似行为将会遭到“毁灭性回击”。

参考资料:美国中情局的角色变迁:从“刺杀”金正恩到密会金正恩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