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历任君主与哈布斯堡王朝呈现对立态势,甚至大部分君主亲自率军发起对哈布斯堡王朝之战,双方发生过勒班陀战役以及1683年维也纳之战等关乎各自国家命运的大战役。
即便如此,依旧难以掩盖从两国崛起之初直到双双陷入没落期的这段时间内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避开正面交锋的状态。
从长时段的视野来看,虽然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之间战事频发,但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倾向于避免正面交锋。事实上,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帝国、宗教与文化等领域。
首先,对于两大帝国之间的频繁冲突其本质来源于各自的侵略性与扩张性。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属于同一时代的欧洲霸主,但不论是欧洲的政治均势格局,还是财富与土地资源,都难以满足双方偏安一隅的需要。
此外,双方在地理范畴属于邻国,这就为双方之间的斗争提供了内在动机及物质支持,使得双方不得不陷入不断的冲突中。
其次,对于双方之间的宗教问题,哈布斯堡王朝属于基督教世界中的重要领头,大部分皇室均处于对天主教极度狂热状态之中,为保持皇室血脉的纯净甚至不惜近亲结婚,造成皇室人口减少,先天性遗传疾病多发。
而奥斯曼帝国则是伊斯兰教的代表者,并未对基督教表现出绝对对立的态度,反而较为温和,甚至成为新教教徒的支持者,但其自身的异质性特征使其在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中处于外来入侵者的位置。
在此情况下,奥斯曼帝国凭借自身强劲的军事实力逐渐赢得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尊重,而这无疑是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挑战。哈布斯堡王朝皇室对宗教的信仰一向以坚定偏执著称,新教教徒对王朝已经是重大威胁与叛变,作为伊斯兰教代表者的奥斯曼帝国与之争雄更是直击哈布斯堡王朝的痛点,这使得双方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但需要注意的是,欧洲部分基督教国家存在与奥斯曼帝国结为同盟的现象,而哈布斯堡王朝即使在衰落时期也从未向奥斯曼帝国示好过,这一看似吊诡的情况实质上可以从宗教方面所带来的政治影响这一角度进行解读。
对奥斯曼帝国而言,仅凭武力威慑并不能长久,一旦欧洲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对其发起战争,奥斯曼帝国便很可能会失去在欧洲的根基。鉴此,基于帝国发展需要,奥斯曼帝国必须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与定位。
很明显,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君主均具有这样的政治智慧,他们通过欧洲均势的破裂来形成自身稳固欧洲政治局势的同盟者形象;通过对新教徒施以援手来获取部分基督徒的支持;通过联姻与外交手段来稳固自身地位;通过枪炮与军事实力来奠定自身根基。
因此与哈布斯堡王朝为敌是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立足所要承担的政治角色。而对哈布斯堡王朝而言,作为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宗教赋予哈布斯堡王朝的权力,使其存在统治整个欧洲的可能。
不论是宗教改革还是奥斯曼帝国的侵入,对哈布斯堡王朝而言均是动摇其统治根基的行为,因而必须以强硬态度,而不能存在丝毫妥协。
最后,对于双方的文化问题,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文化形成过程具有较大差异。奥斯曼帝国具有突厥游牧民族的特征,性格豪爽且骁勇善战,崇拜力量,并且对事物的接受度与包容度较高。纵观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历史,其大部分领地的夺取均是通过强硬的战争手段。
而对哈布斯堡王朝而言,哈布斯堡王朝最初以政治联姻推进帝国发展,即使是在最为鼎盛且强硬的查理五世时期,联姻文化依旧弥漫整个哈布斯堡王朝,甚至贯穿于王朝的兴衰存亡。
此外,哈布斯堡王朝包容度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态度较保守。不仅在新教发展初期对新教徒进行捕杀与镇压,且在军事装备上也不如奥斯曼帝国具有前瞻性。
文化差异使双方皇室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上,即哈布斯堡王朝大部分统治者对奥斯曼帝国君主持有鄙夷态度。
毋庸置疑,由于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经济利益的考量、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两个帝国难免有冲突。但是,从欧洲均势、国家利益及双方斗争的本质三个方面来看,两个帝国的冲突受到整体环境与其他国家的牵制与影响。
首先,就欧洲均势而言,将研究视角放置于15、16世纪的整个欧洲不难发现,除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外,以英国、法国、德意志等国为代表的强国同样存在。事实上,当时的欧洲政治格局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两强对抗,而是多强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若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直接进行激烈的正面交锋,势必会削弱自身实力,打破欧洲各国勉强维持的政治均势,使帝国陷入真正的危险之中。此外,各国家间的交锋与竞争并非仅体现在军事领域,在经济、思想、社会等领域皆有所涉及。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欧洲各国军事实力相差无几、相互牵制的情况下,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助于逐渐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而为帝国崛起做准备。
双方投入的人力与物力难以计数,在此情况下多次发起大型战争无疑使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打击,已无力承担大型战争带来的损失。因此双方出于欧洲均势的考虑,只能将冲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而尽量不触及帝国的核心根基。
其次,就国家利益而言,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最大冲突是宗教差异,但其并不能完全替代帝国扩张的本质。总体而言,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主要源于帝国内在的扩张性与侵略性。
在此情况下,尽管奥斯曼帝国的最终目标为进驻甚至占领欧洲,但其依旧需要运用政治智慧。既与其他国家交好来共同控制哈布斯堡王朝,也要尽量避免与哈布斯堡王朝进行冲突以维持自身的实力与在欧洲的地位。
对哈布斯堡王朝而言,哈布斯堡家族在面对奥斯曼帝国的雄兵厉炮时一定程度上居于弱势地位,这也使得哈布斯堡王朝不断调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系。
最后,就双方斗争的本质而言,不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哈布斯堡王朝,其进行侵略战争以及相互之间的对抗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解决宗教纠纷、扩张领土与自身实力。在这两个主要目的中,扩张帝国领土及实力是更为重要的目的。
应该指出,当时欧洲的局势并非是两强争霸,而是多强混战,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在对抗过程中必须把握必要的度,使得战争既能够对帝国发展有益,又能最大限度保留自身实力以抵御外来冲击,而这也成为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避免正面交锋并且签订停战协定的重要原因。
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共同开创的避开正面交锋与签订停战协定的政治决策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连锁反应,具体表现在欧洲均势的维持、部分欧洲国家的灾难以及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发展三个维度。
第一,对欧洲均势的维持而言,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避开正面交锋与签订停战协议的战略使得双方既形成对抗关系,又最大限度保存了各自实力,与欧洲其他帝国形成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使欧洲均势得以存续。
第二,对部分欧洲国家的灾难而言,除英国、德意志等帝国之外,欧洲还存在许多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
同时,基于帝国争霸的迫切需要,其他欧洲帝国也在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压力下不断发起对外战争,造成弱小国家的深重灾难。
第三,对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之间政治的发展而言,双方既具备强大的综合实力,又能够相互对抗、保持平衡,这使得奥斯曼帝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为其获得更高的国际声望与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