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殷人祭法“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翁卫和说古史 2024-10-15 18:54:39

这篇论文将探讨殷墟5号重屋遗存的考古发现,如何与殷商祭祀制度“褅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相互吻合,特别是牺牛祭帝喾的传统及帝喾的图腾标志。

一、牺牛祭帝喾的考古证据

殷墟5号宗庙出土的一件白石牛,是殷后人献给“高辛”帝喾的祭品,其铭文“司辛”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按照《祭礼》所述,“牛祭天帝,妃配享”,帝喾作为天帝,享受牺牛祭祀,而其配偶简狄作为帝妃陪同享祭。这种祭祀传统在《祭法》中得到了详细的描述:“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即殷人以帝喾为祭祀中心,同时崇拜其祖先契与殷朝开创王天下的君主汤。

铭文中的“辛”字代表的是“高辛”,即帝喾的庙号。古代父系社会的习俗中,男性帝王逝世后以庙号为“天干”命名,而女性则无此称号。因此,铭文中的“辛”并非指庙主简狄,而是明确指向帝喾。石牛的下颚铭文“司辛”释义为“供奉牛以祭祀高辛”,正是为了纪念高辛帝的牺牲仪式。

石牛的摆放也具有象征意义,其位于庙主简狄宗庙灵屋的上方,头部朝向南方。白牛的地位和象征作用表明它不是庙主的受用品,而是用于祭祀帝喾的仪式性物品。殷人通过这头白石牛,表达了他们对于祖先的敬仰和对于宗族起源的崇敬之情。

二、帝喾的图腾标志及其意义

五号宗庙出土的铜箕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箕柄上的铭文和图饰。这些图饰常被解释为“饕餮纹”或“兽面纹”,但事实上,它们代表的是人物帝喾的图腾标志。在古代,特殊的图腾形象常被用来作为人物身份的象征。

五号宗庙出土的图饰被认为是帝喾的图腾标志。图案中额头中央的纹饰被一些学者释为“帚”,但将其插在头上或脸上的解释显然不合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一图腾标志实际上代表了帝喾的帝王身份及其统治的四方领土。红色部分象征帝喾,绿色部分则代表四方国家,表明帝喾在四方国家之上的王天下统治地位。

帝喾的标志结合了早期文字与象征符号,图中①代表鹰的羽冠或鹰翅,因为帝喾的形禽为鹰;②则代表帝喾属木的五行属性。两者组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标志,象征“帝喾”的帝王身份。

铜箕是古代妇女的日常用品,但五号宗庙出土的铜箕及其图腾标志表明,庙主简狄作为帝喾的配偶,在殷人社会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她的身份不仅仅是“殷宗母”,还反映了她作为帝喾妃子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符号和器物的出土,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殷商时期的宗庙祭祀体系及其文化内涵。

结论

殷墟5号重屋的遗存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帝喾的传统,尤其是通过出土的白石牛、铜箕及相关铭文和图饰,我们可以看到“褅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的祭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明确的执行。白石牛作为牺牲,祭祀帝喾的天帝地位,而庙主简狄作为帝喾的配偶参与祭祀仪式。帝喾的图腾标志在五号宗庙的文物中得以清晰展现,进一步表明了帝喾在殷人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对殷商时期的宗庙祭祀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研究帝喾的历史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1 阅读:7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