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融合

四海易文字 2024-10-14 14:35:26

一、内涵

书法融合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书法的融合是指作品中以某一风格为基础,根据需要吸收、消化、聚合其它风格元素,达到自然、和谐一致,来促进自身风格发展的过程。二、途径首先,要多样接触。对于书法传统,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接触。平时大量书写的过程实则是与传统对接、吸收传统多元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的截取是无条件的,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调整。在知识的储备阶段,无条件的吸收有利于培养审美的全面性和知识的丰富性。只有对传统书法作系统的理解,才能为以后的融合打下较好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认知量,需要时间完成,即通过阅读、训练和交往,使自己跻身专业领域。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可能更具备知识的全面性。因此,只有对书法传统有着多样接触的人,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才有可能走得更深、更远、更广。从近些年全国书法展览中可以看到,一些年青作者的作品在一次展览中获奖,但在其后可能都不能入展。所以要对传统广泛学习,当然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困惑,正由于多样接触才能有多条路子可以选择,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作调整。总之,对书法传统进行全方位的认知非常重要。

其次,要碰撞和选择。

有了全面的知识储备,如对书法史中的各种流派风格,无论经典的还是非经典的都加以训练,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的碰撞和选择。相近风格或相左风格以及其它因素在创作中发生碰撞的时候,有可能结合在一起,才能具备自己主动选择的机会。如魏碑和唐楷之间发生了碰撞,就有可能产生有别于两者的新面目。书体的演变就是不断碰撞出来的,靠的是化,具体来讲靠的是草化。篆书的草化产生了隶书,隶书的草化产生了草书,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书体不断地规整,就会出现交叉。碰撞会有很多结果,为什么篆书草化的过程产生了隶书,而不是其它书体?当然,书体的产生符合了一定的规律。我认为那个时代的书写者们是为了实用而有意识的创造。

对个人来说,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审美。不管如何碰撞、对接,人的主体精神始终存在。或是后天培养,或是自身具备,书法的审美取向会影响始终。自己的审美,很多人可能无法表达,但潜意识中是有的。另外,选择取法的第一本帖,可能会影响终生,我写的第一本帖,至今依然影响着我。因此,选择决定我们将要走什么样的路,碰撞决定我们如何融合。选择要根据需要,走自己的路。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求,观察自己在某个方面可能会停留更多时间,停留时间多的地方可能就是自己的审美所向。当然,多样的接触、碰撞依然是有限的,因为书法史资源取法不尽,只是相对的全面。总之,多样接触和碰撞是有关联的。

第三要整合。

整合的途径有很多,如结构、章法、碑帖、经典与非经典等。那么,笔法能否整合?看来可行。笔法的一致性,是作品的核心,是一件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统一的用笔特点。笔法的一致性就是笔法整合的结果。比如,用篆书笔法可以写楷书,也可以写草书,用隶书笔法也可以写草书,林散之先生就是以隶法入草的。在笔法整合完成之后,作品就具备笔法的一致性了。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出现很多笔法,就是说过程可以存在多种笔法,但整合的结果只能有一种笔法,这两者并不矛盾。假如在楷书创作中一会儿用篆书笔法,一会儿用唐楷的笔法,一会儿用魏碑的笔法,这是不行的。

结构可以整合。如行书以米芾或苏轼为基础,就完全可以整合墓志的结构,用笔法、风格来将其统一。相对比较成熟的书体,结构整合度相对较难。反之,过渡性书体的结构整合相对较为容易。就篆隶结构的整合而言,清人做的很好。讲篆隶的时候,往往把清人的篆隶单独成章,就是因为其独立性,和而不同。清人可把隶书写长、篆书写扁方,结构可以打通。当然这是过程,在学习中是可以完全打破界线,但作品呈现的时候则不能过分混杂,最终要能达到和谐、一致,促进个人风格的形成。关于结构的整合,很多先例可参考、借鉴。

章法的整合在当下运用较多。古人尺牍的小章法可用于当代展览的大章法。常见的有若干尺牍组合成一件条幅或册页作品,手卷也可裁段变为条幅或中堂。这是由于当下现代化的展厅和古代的案头把玩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吸收外来艺术构成的章法形式,顺理成章地被整合过来了。当代书法作品的章法形式可谓达到了极致,把古人、今人、外国人的都整合进来,以至于章法形式太多,又多雷同。所以,当下提倡一致性书写,不可过度拼贴,不能过度地去张扬章法形式,在一张素纸上书写反而更有优势。

章法的整合在展览时代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章法形式是一方面,写得好更为重要。如果写得好,章法形式也新颖,那就更好了。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西现象”,章法形式多采用残纸等复古元素,使得评委无意识地集中选择。先行者探索可行,跟风则不行。因此,章法形式的整合,要做到新颖别致。

当下展览作品以竖幅居多,一块一块拼接的多,册页、手卷也多,但斗方作品少。在一堆形式复杂变化的作品中,斗方作品反而讨巧。物极必反后造成这一现象,简单、质朴的作品,反而更容易被关注。

还有经典和非经典的整合,非经典以新文献资源为主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新文献资源为主体的挖掘和整理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性书家;2000年后复归平整;后又提倡新帖学,“二王”尺牍成为主流;从“十一届国展”开始有了变化,即注重书法的百花齐放。“百花齐放”为取法关注度小的作品带来了福利。“十二届国展”更是如此,入展数量大,几乎各种风格都有。这体现了中国书协所提倡的“多样包容”,也在根本上反映了在前期基础上进行整合、叠加,进行风格的协调,即经典和新文献资源的整合,使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基础之上进一步综合。其中既有“二王”系统的,又有新文献资源中优秀的元素。

其中有很多案例,如唐楷和墓志的整合,使得唐楷不那么规整、更有味道了。目前没有看到好的柳公权风格的作品,要写出味道就需要整合,把非经典注入其中,才能写得不一样。如果写出不一样的柳公权风格来,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当然难度很大。把好看的写得不那么好看,写出味道来,带一些古拙的成分。如果把好看的写得更好看就不行了,甚至取法赵孟頫的作品也在求变,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取向。那些外行在网上吵吵闹闹胡说的,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真正专业人士是置之不理的,也没法理会,因为不在一个话语通道上,他们只是自娱自乐而已。我曾在谈书法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也说到过这一话题,这才是当代书法呈现的样式。

事实上,其中也包含了碑和帖的融合。当下写纯碑的或写纯帖的人比较多,但同质化很严重,这就造成了相互之间内耗严重,谁能胜出不得而知。同质化,也造成了个性的缺失。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中国书协的重大展览中,“兰亭奖”也好,“全国展”也好,“单项展”、“年展”也好,入展作品水平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单项展”入展作品水平不一定比“兰亭奖”入展作品水平差,基本上在一个层面,这是趋同化所致。一些有个性的作品,容易落选,因为票数不够。我也曾提出建议,要反思当下的评审机制,看似公平、公正,实际上可能会扼杀个性。因此,经典和新文献资源的整合,应该是我们当下创作的主流。不仅凸显个性,同时在大的审美体系下又不过分,因此值得我们去做深入思考。

第四要做减法。

在书法的整合过程中,一直是在做加法。合有聚集之意,将不同方向、不同风格的作品整合在一起,前提是根据需要并结合自身特点,再进行选择、消化。当进入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做减法了。要减去过于不自然、不协调的成分,最终形成更加简洁明了的、符合自身的书法风格。我常以弘一法师的作品举例,其减掉了很多最终形成极为简洁的风格。再如于右任书法,在大量的减法之后,形成了以碑为基础的、独具面貌的行草书。总之,在书法的整合过程中,做加法是必然的,但在风格形成中,要做一些必要的减法。

三、意义

融合的意义主要是产生新的风格。新的风格的产生,是不断叠加、整合,再适当做一些减法,逐步发展而成的。纵观历史上很多书法家的作品,虽各有不同,却有些相似。就像一个大家族,虽血脉相同,个个都有区别。在同一书写系统中能做到不一样,这是风格的意识,当然古人不一定那么清晰,更多的是自然而然的。回溯历史时,这些就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和启示。在书体的演变过程中,由于草化和不断规整,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风格面目。宋代及以后,书家更加强调自我,也呈现出了每个时代的不同风格。

我们的时代是以什么为主体的风格呢?说不太清楚,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吸取新文献资源的作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格所在。后人在写当代书法史时,必然会说到当代的新出土和新发现的书法文献,也必然会总结我们当下是如何研究的、如何整合的,放到大的历史的书法系统中,结合主流书法形态中的元素,形成新的样式,这就是我们时代的风格。可以以多种形态出现,但两者之间的融合是不可或缺的,单打一的可能不具备代表性,必须要融合。“合体”、“破体”,只是简单的名称而已,本质上还是融合。融合成什么样?当然要经过时间去检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当下是有价值的。

四、关注

一是和谐。和谐,即配合的适当,和睦协调。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地拼贴和搭配,在个人书法风格形成的早期有可能存在不和谐。应在同一种系统、风格中,把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整合得更加自然、和谐、统一。书法中的矛盾无处不在,如笔法、结构、墨法等。当矛盾集于一身,做到和谐就不容易了。这跟势有关,比如变化、方向感,不同的书体有不同势态的呈现,要使不同的势态和谐相处。一方面要符合书法艺术的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书法传统的要求,在学习中谙熟古人作品和谐的模式,以一种熟悉的习惯去完成就可以了。成熟的书体,都有自身和谐相处的方式。如隶书,传统的方式是字距大于行距,也有错落有致的,符合书法传统和当下审美的要求,看起来舒服,不那么突兀。楷书也不单是状如算子的,也有错落有致的,尤其是小楷作品,像二王小楷的写法,以达到一种新的和谐,符合和谐的本意,即配合的适当。

二是融化。

融的本义融化,主要在“化”。“化”在书法中无处不在,如草化、隶化、楷化等。“化”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当下写楷书、隶书、篆书提倡行草化,一方面是适应于我们时代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书法传统本身就有行草化,在新文献资源如简牍中大量存在。事实上,很多新文献资源还未被挖掘、开发,取法视角还不够全面。比如,当下很多人更多地关注楚简、汉简,吴简关注得少。吴简中有一些楷不楷、隶不隶的元素,与当下我们的小楷创作有丰富的关联。还有,汉简中带有章草的,当然章草在当下开发的很好,入展率也很高,但简牍中章草的变化可能更丰富一些。在整合中,融合、融化是受外力影响而达到的,就如融的本义是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是外力的作用催生出新的东西。如林散之先生的草书,从传统中来,却全然与古不同,就是把在长期书写隶书中所提炼的笔法、结构等元素“化”到了草书中。再如清代的篆隶,就是对“化”最好的诠释。清代是求变、创新的时代,代表书家如郑板桥。就郑氏个人来说,这一风格是好的;但从取法的角度来说未必就是好的;从“合体书”的角度来说,郑板桥的书法也不是最好的,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甚至有些拼凑之嫌。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郑板桥“化”的主观性是很强的。

融化,要化得开才行。可以用“二王”的笔法写活泼、灵动、很有趣味的结构。事实上,字形好看与否,最直观地取决于结构。一般说字好看是指形体结构,而不是说笔法。因此,结构的转化和结构之间相互挪用,可能会出现新的面貌。

以上从内涵、途径、目的和意义等角度谈了书法的融合,可能还不够全面。融通,可以概括融合和变通。从融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与书法的变通之间或有些关联,其实是属于一个大的范畴,但其思考的深度和角度不同,这样也许对我们的书法实践更有价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