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剧中,孔捷之所以能够活至最后,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

凡尔赛百态 2024-11-14 03:13:51

为什么《亮剑》中,孔捷可以活到最后?

孔捷,人称“孔二愣子”,看似粗犷不羁,实则其“愣”主要体现在战场上的勇猛和为人处世的豪爽直率上。他并非盲目冲动之人,而是能够凭借出色的战斗技能和指挥才能,从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统帅数万大军的将领。

虽然与同时期的李云龙、丁伟等人物相比,可能显得不那么耀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能力和贡献有所逊色。

孔捷的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他对朋友极其忠诚且讲义气。他曾说过:“我知道是你救了我,这份恩情铭记于心!但我最讨厌欠别人什么。今天就用两根手指来偿还这份情谊吧。”说完便要动手砍下自己的手指以示诚意。

这不仅仅是一种极端表达感谢的方式,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人对于诚信和勇气的理解——即使面对生死之交也毫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并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人。

李云龙身边围绕着许多杰出人物,如旅长陈赓、老师长刘伯承以及十八集团军副总指挥彭德怀等高级将领;还有像张万和这样曾经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当然还包括性格火爆但同样值得信赖的丁伟;更不用说赵刚了,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即便是身处敌对阵营的楚云飞也能赢得他的尊重。

而作为这群精英中的一员,孔捷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他或许没有太多文化修养或是复杂的心思,却始终坚持原则行事,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安全。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提起孔捷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想起那个勇敢无畏、重情重义的好汉形象。

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团体里,每个人又都有着各自的特色:比如善于思考问题并提出新颖见解的丁伟;再如既聪明又机智过人的李云龙……相比之下,孔捷则更像是一位稳重可靠的大哥大,总是默默守护着兄弟们的安全。

当其他人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困境时,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解决问题,即便这意味着自己可能会遭受损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非常敬佩。

总之,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乃至后来参与抗美援朝战役期间,孔捷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尽管有时候外界环境复杂多变给他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

直到晚年定居东北边境地区继续发挥余热直至退休,孔捷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那就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坚持到底,并且始终保持一颗赤诚之心去爱护身边的人。

孔捷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他的老战友们已经先他而去,留下他独自带领孩子们继续生活。那些离世的战友一切归于尘土,而活着的人却必须承受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前行。

实际上,孔捷能够存活到最后,这既是作者在人物设定和情节安排上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背景的必然性。至于丁伟,在四野中的表现可谓勇猛无畏,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争夺战利品时都毫不畏惧,甚至在部队休整期间还下饭馆、跳舞,并且一边打仗一边偷偷酿酒做买卖。

从作者对丁伟的描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军事才能出众但不太注重政治影响的将领。在战争年代,凭借其出色的战绩可以获得上级的青睐,只要在政治上没有大的问题,他的前途依然光明。

在建国后的和平时期,军事舞台不再纯粹,政治表现与个人荣辱紧密相连。像丁伟这样的战争年代英雄,如果积累了太多不光彩的历史,即使不愿主动曝光,也难以避免像马天生这样的政工高手的清算。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云龙这样精通战术但对政治无感甚至有所抵触的军人,坚持军人应有的忠诚、保卫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面对各种运动保持距离,甚至对下属的活动加以限制。

例如,在当地“文化大革命”激烈进行时,他禁止军内宣传干部参与造反批判。这种被视为政治不正确的行为,与后来担任其政委、更注重政治正确的马天生形成鲜明对比。

即使在没有马天生的情况下,造反派的武斗仍可能升级到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城市存亡的地步,李云龙也可能以实际行动直接对抗“造反有理”。然而,马天生的执行极左路线无疑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

赵刚是一位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与冯楠初次见面的对话预示了他的结局:“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 “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

“反抗或者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相较于书中其他政委,如野战医院的罗万春和李云龙后来的搭档孙泰安,赵刚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他有崇高的理想,也愿意为理想而死。

孔捷则因入朝作战后镇守中苏边境,从而远离运动风暴中心,成为书中人物中政治环境最好的一位。他的性格隐忍且服从命令,使他不会公然直接冒犯极左锋芒。再者,讲义气的孔捷对老战友们仍有托孤承诺,因此他活到最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表面原因分析,孔捷的部队驻扎在中苏边境,作为边疆的重要指挥官,他在内部政治斗争中所受到的威胁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若孔捷被撤换,边防问题将变得极为严峻,相当于失去了支撑天穹的白玉柱和架海的紫金梁。

深层次来看,孔捷长期在边界活动,并未直接卷入政治漩涡,这使得即使有人对他有意见也难以下手。他在边疆的地位使得想要动摇他需要足够的证据和力量,而他在斗争中并未明显倒向任何一方,这使得他不会像赵刚那样因立场鲜明而被打倒。

此外,虽然李云龙等人认为孔捷老实憨厚,但孔捷实际上有自己的打算。他已经在自己的地盘上为老战友们准备好了后路,只是看他们是否愿意按照这条路走。考虑到后代子女的未来,孔捷会在某些时候选择忍耐。

无论心中的想法如何,从言行举止来看,孔捷从未直接抵抗过上层下达的命令,这使得即使有人想对他进行指责,也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毫无着力之处。而且他的资历足够老,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

综上所述,孔捷最终能够笑到最后并不奇怪。文中详细描述了孔捷在变动开始后的心里活动,他对老战友的怀念和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各位对此如何看?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