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1985年我军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百万大裁军行动,机关、部队、院校、后勤保障单位,以及海陆空等各军种,全都无一例外进行了精简和调整,包括大军区直接撤销了武汉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福州军区共4个大军区,陆军的野战军也撤销了11个,从以前的35个军,整编为24个集团军。
分别是昆明军区的11军、兰州军区的19军、福州军区的29军、武汉军区的43军、济南军区的46军、成都军区的50军、广州军区的55军、南京军区的60军、沈阳军区的68军、北京军区的66军和69军。
这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兰州军区的19军,因为其他被撤番的军要么是以原来的野战军纵队改编而来,要么就是国军起义部队改编而来,唯独解放军19军是以地方军区性质的陕南军区为基础扩编而来。
那么这个前身是地方军区的19军,谁才是最后一任军长呢?而且19军撤番后,作为最后一任军长,又面临哪些职务变动?
这位将军就是马伟志。
193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的马伟志,抗战刚结束就参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一直在东北战场参加作战。别看马伟志参军之初年纪尚小,但打仗不含糊,接连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类大兵团级作战,凭借自己的努力还在林彪麾下的第4野战军当上了47军139师417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时年21岁的马伟志又随志愿军奔赴朝鲜,以志愿军第47军139师司令部作战训练科科长的身份参加战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是马伟志军旅生涯参加的3场大规模的战役。
经过战争的洗礼,马伟志也从当初的解放军基层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为中高级军官,自朝鲜回国后,马伟志就一步一个脚印,以参谋长——军事主官副职——军事主官的模式,从团级逐渐晋升到军级干部,先后担任过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乃至军参谋长、军长。
期间,马伟志还曾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过,着重培养中高级军官的军事素养、理论水平、领导指挥能力,这也是他在日后能晋升到正军级、大军区级将领的重要因素。
直到1982年12月,马伟志才算第一次离开47军,在兰州军区内部跨军来到了19军,接替平调转任解放军青海省军区司令的解全威军长,从副军级的47军参谋长升任为正军级的19军军长。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马伟志在19军军长地岗位上才干了3年时间,就遇到了1985年百万大裁军改革,19军是兰州军区唯一一个被撤番的野战军,意味着马伟志将军需要从19军军长的岗位上离职,这就要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可此时马伟志才55岁,并没有到正军级将领的最高服役年限,所以,作为19军的末任军长,马伟志并没有在裁军中退役,而是直接晋升为副大军区级,来到了兰州军区机关任职。
在整个19军末任领导班子中,除了军长马伟志调到兰州军区机关之外,还有1人也调到了兰州军区机关,他便是19军末任参谋长郭伯雄,晋升为正军级的兰州军区副参谋长。其他的成员则多平调转任兰州军区下辖的军事单位任职,比如19军末任政委周悦发被平调到兰州军区管辖的西安陆军学院当政委,19军的副军长和副政委等军官,均被平调到青海省军区或甘肃省军区任职。
马伟志调到兰州军区之后,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军旅生涯最后的阶段,从1985年6月到1994年12月退役,10年时间里,马伟志将军一直稳定在副大军区级,而且是连续换了3个副大军区级岗位,先后给4位大军区级军事主官当副手,其中有3人是上将、1位中将。
首先是在兰州军区。马伟志在百万大裁军时期晋升为兰州军区副司令,与此同时,沈阳军区副司令赵先顺也跨军区晋升到兰州军区司令,马伟志成了赵先顺的副手。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大军区级的赵先顺和副大军区级的马伟志同时晋升为中将,只是在授衔时,两人已不再是上下级关系了。此番授衔,同时也是他时隔33年再被授衔,1955年马伟志被授予了开国大尉衔,在1988年授予中将,也算是从大尉衔直升为中将衔,只是级别已经变了而已。
其次是在济南军区。马伟志在恢复军衔制的半年前跨大军区,从兰州军区来到了济南军区任职,接替平调转任兰州军区参谋长的郭辅周中将,担任济南军区新一任的参谋长,并兼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给济南军区司令李九龙上将当副手。
最后是在国防大学。马伟志在济南军区只当了2年的副司令,随着济南军区司令李九龙调到总部,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继续享受大军区级待遇,马伟志也离开了济南军区,同样调到了北京,只是马伟志没有到总部机关任职,而是来到了国防大学任副校长,先后给国防大校首任校长张震上将、第二任校长朱敦法上将当副手。
直到1994年12月退役,马伟志当了4年的副校长,遗憾未能晋升到大军区级的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