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这个古镇,何以瞩目世界?

浦东发布 2024-10-04 15:20:22

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

翻阅厚重的历史,如同穿越时光隧道。与历史触摸,与古人对话,千年的文脉滋养心灵。

上海现有11个宝藏级古镇,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中,浦东新区有3个,新场、高桥及川沙古镇。新场古镇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浦东新区规模最大、历史遗产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繁华始于北宋

新场因盐而生,因盐而兴。长期从事浦东历史研究的孟渊老师曾写过一篇《新场繁华,始于北宋》的文章。据他分析,在宋、元、明三代,新场一直是浦东最繁华所在。

南汇首任知县钦琏主纂的南汇县第一部县志《分建南汇县志》这么记载:“新场镇,在县西二十四里,一名南下砂,又名石笋里。宋元祐初,里士瞿时彦尝营置义学。元迁盐场于此,北桥税司、杜浦巡司亦皆徙此,歌楼酒肆,贾衒繁华,盐赋为两浙最。”据此推算,新场镇已有1000年历史。

盐业是宋朝的财政支柱产业。明代嘉靖《上海县志》记载:“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分司,在县东南新场镇,宋建炎中创置,下沙场盐课司,与分司同置。”这是上海地方志书关于新场设立行政机构最早的记载。

由此,我们对“新场”的解读,不只是当下很多人理解的 “新的盐场”,晒盐场、制盐场的概念。“新场”应该是一个盐政中心、盐业CBD。历史上,大小官员、各路盐商聚集,于是就有了“歌楼酒肆,贾衒繁华”的盛景。

《四库全书》有记载

不知是怎样的机缘,让新场有幸被写入《四库全书》?

元代新场,新场诞生了一部奇书——《熬波图》,《中国盐法志》称之为“我国第一部关于海盐生产的专著”。《熬波图》被收录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民国时又被收录《上海掌故丛书》。这是一部可以和徐光启《农政全书》比肩的上海第二大本土科学著作。

又不知是怎样的机缘,让文学巨匠朱自清为此撰文?那篇题为《熬波图》的文章,发表在1927 年第18卷第2号《小说月报》杂志,署名:佩弦。朱自清认为,《熬波图》有三种价值,政治的,学术的,艺术的。

还因为怎样的机缘,四库书房从北京来新场整整12年?新场古镇南端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之前存放着由故宫博物院监制的整套《钦定四库全书》影印本,共1184册。《熬波图》被收录在第517册、史部邦计类。

原住民的家依然在

“唐代的渔村,宋元的盐场,明清的市镇,今天老浦东人真实生活的画卷。”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给予的评价。

和很多古镇不同,新场古镇如今还居住着万余名原住民。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因研究非遗文化来新场,也因热爱新场把家安在这里。他说:“新场是一座活着的古镇,这里仍有数量众多的原住民,淳朴善良。他们的言语、饮食、居住、节庆等,是古镇千年文化脉络的延续,古风犹在,内涵丰富。”

建筑能照见一个时代。15万平方米成片古建筑、“十字街、井字河”的水乡风貌、“前店中宅、跨河后花园”的宅院布局,“仪门向内、仪门藏富”的价值取向,彩色玻璃、罗马柱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都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走在后市河边,连绵古朴的石驳岸及马鞍水桥是“家门口的文物”,更是稀世珍宝,见证了当年新场因盐兴市的繁盛景象。穿行在古镇大街古巷,推开一扇扇古宅院的门,庭院深深,别有洞天,这或许就是新场“深藏不露”的美。

新场镇现有81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点),有59处位于古镇风貌区。一个宅院都有一个故事。第一楼茶园,昔日盐业重镇最繁华的社交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地下党秘密联络点,现代《色•戒》等影视剧拍摄点,走过风雨,独领风骚;信隆典当,昔日首富张信昌的家业,开过典当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吴仲超曾在此学艺十载,如今是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张小乙宅,百年老宅,中西合璧,现今成为新场海派中医文化基地……

翻阅历史,新场11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精彩夺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级非遗——锣鼓书、琵琶艺术•浦东派。这些指间的细腻、舌尖的香浓、声声传唱的悠扬,透过历史的缝隙,照进新时代,与这青砖成墙、黛瓦成片的古镇紧紧相融,焕发活力。

有望“世界文化遗产”

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而今申遗路上受关注。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场古镇加入“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阵营。《人民日报》称这个申遗项目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联合申遗名单上,新场是上海古镇的唯一代表。另外还有江苏、浙江的古镇:周庄、同里、甪直、黎里、锦溪、沙溪、震泽、惠山、乌镇、西塘等。

一眼千年,时空旋转飞逝如电。这千年的文脉,流淌在古镇街巷, 融于人们日常,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编辑:邹莹

供稿:新场镇

4 阅读: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