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在求职过程中,作用究竟有多大?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用“作用大小”来直接评论,而是要分层次。
我们以大专、普校(一本、二本、三本全部涵盖)、名校分别为三个关键点,大多数人是居中的,也就位于大专以上,名校以下。
这个群体内,“学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招聘市场招聘员工的学历限制往往是“大专”,还有一些是以本科定位的,这些工作面前,读个大专、三本、二本、甚至是一本,都没有明显区别。
我们可以看看身边同事,有人一本毕业,有人大专毕业,有人三本毕业,当然也有二本毕业的。
好的工作、好的单位招聘,往往会标准要求“211、985”,甚至是硕士、博士。
这就进入到另外一个层次。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有影响吗上学的时候,会觉得区别很大,非全日制不受待见,进入职场以后发现,好像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往往没有什么区别。
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除了在个别公司、岗位上,有细微的区别,通常前边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就被忽略了。
当然了“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区别还是蛮大的,一些招聘单位会标准“全日制本科”。
费用差距大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博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学费了。
全日制的一年学费1万元基本就能下来,但是非全日制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
所以有了“学历创收”的说法。
越是名校,费用越高。
复旦大学非全日制博士四年48万学费备受关注,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如果毕业以后,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上有提升学历的需求,这个时候就有了非全日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学校越好,层次越高,费用越高。
有人需求,有人提供需求,费用几十万是不在话下的。
从这个点上来看,无可厚非吧。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上有区别吗先不提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有多少毕业的时候就能把知识点掌握到炉火纯青了?
说到底还是看个人。
总是听身边的家人朋友吐槽应届生(基本都是名校研究生),根本就无法上手,手把手教,手把手带。
工作,哪怕就是技术型工作,也是要靠实践的,名校毕业的本科生做专业相关的工作,锻炼两三年,跟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做同样的工作,实话说对比之下,老人会觉得那个工作了两三年的本科生更好用。
但是很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卡在研究生学历,本科生往往就没有机会,这个时候学历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虽然实际工作能力不一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强(工作能力跟实践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好的企业招聘的时候,标准还是以学历为先,如果招聘标准是名校研究生,那本科生就是没有机会。
学历创收可太普遍了学历的背后是教育,教育支撑起来庞大的体系。
所有的体系收益的来源,都是家长口袋里的钱,一个家庭供一个孩子,那这个家庭就做好拿出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准备。
这个空间有很大,跟家庭的经济条件挂钩,当然了这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曾经学历能改变命运,是真的能改变命运,而且供孩子读书并不用花太多钱。
现在不一样了,真的不要再去坚信读书改变命运了。
体系逐渐成熟以后,读书不好的学生就成了一茬一茬的韭菜,一茬一茬割韭菜。
不过国家的发展需要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擅长学习,这部分学生不存在“割韭菜”,就是重点培育的对象。
所以家长得弄明白几件事:学历创收、教育中的割韭菜,自己家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读书。
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才不会做错误的选择,也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困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