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张奚若:新中国的奠基人之一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他虽然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却在许多关键时刻,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张奚若,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教育家。然而,如今人们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他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晓?
张奚若
正文:
张奚若,字子元,1889年出生于江苏丹阳。他自幼聪颖好学,后来留学美国,专攻政治学。
回国后,他投身于教育事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长等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奚若始终坚持爱国、民主、进步的立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的过程,也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像张奚若这样的爱国民主人士,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国号之争,张奚若力排众议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代表们对新中国的国号问题争论不休。
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也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主国"。面对众说纷纭,张奚若沉思良久,终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新中国的国号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解释说,民主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与人民相同。
去掉“民主"二字后,从以下解释也很容易明白,是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是人民而非布尔乔亚的国家。
再说,人民是指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
张奚若的观点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与会代表经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都认为张奚若的提法好,大家一致同意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国号,不仅体现了新中国的性质和特点,也昭示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决心。张奚若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的建议,对新中国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他的智慧和见识,为新中国的国号问题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义勇军进行曲》不该改词在讨论新中国国歌的问题时,有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合时宜,建议另拟新词。张奚若却主张仍用原词。
他举例说,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歌词就是“向暴政做斗争",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张奚若的意见再次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赞同。
《义勇军进行曲》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国歌,至今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这首歌,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张奚若坚持保留原词,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他深知,只有铭记历史、居安思危,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正是有了像张奚若这样的爱国者,新中国的国歌才能唱出民族的气节,唱出时代的风采。
力保古都风貌,张奚若据理力争1953年,政务院召开会议,讨论北京历史建筑的存废问题。
会上,多位知名学者主张拆除北京的许多历史建筑,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也赞同此议。他说,有的牌坊柱子都朽了,不拆,大风一刮倒下来就要伤人命。
面对这种观点,张奚若当即提出反对意见。他质疑,北京市的车祸是不是都出在有牌楼的地方?出了车祸,应由死的牌楼负责,还是应由活的人负责?
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深知张奚若一旦发言,就会被广为传播。
他笑着对张奚若说,你一宣传,牌楼的命运就更不长了。张奚若立即回答,谢谢总理允许我这样说话。
最后在张奚若的力争下,北京的许多古建筑得以保留。如今,那些古老的城楼、牌坊、寺庙,依然矗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见证着这座古都的沧桑历史。
它们不仅是北京的城市记忆,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张奚若在这个问题上的坚持,不仅保护了北京的古建筑,也维护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他以他的勇气和智慧,在那个急于求成的年代,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正是有了像张奚若这样的文化守护者,我们才能在现代化的同时,依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敢于直言,以“16字"批评党中央1957年春天,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一场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从5月上旬到中旬,中央统战部邀请了许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座谈会,帮助共产党整风。
在5月13日的座谈会上,张奚若提出了反教条主义的问题。他指出,有些人知识水平低,经验不足,为了解决问题,想不出办法,就搬教条,搬苏联经验,依靠教条解决问题。
对某些党员来说,教条成了他办事的唯一蓝本。有些部门工作没做好,教条主义之害实在是“大矣哉,大矣哉"!
两天后,张奚若再次在座谈会上发言,他对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16个字的批评意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
张奚若解释说:
第一是好大喜功,总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不管人民的生活和消费者的需要如何,只有组织规模大才过瘾。
第二是急功近利,表现为强调速成,把长远的事情用速成的办法去做。
第三是鄙视既往,许多人忽视了历史因素,一切都搬用洋教条,把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东西看作封建,都要打倒。
第四是迷信将来,认为将来一切都是好的,都是等速发展的。
张奚若的批评一针见血,直指当时党内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民主人士,他敢于直言,体现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利益的关心。
这16个字,不仅是对党的批评,更是一剂警醒党内同志的良药。它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要尊重历史,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奚若以他的勇气和智慧,为党的整风运动吹响了号角。正是有了像张奚若这样的批评者,党才能不断修正错误,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我很欣赏你的话”1958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重提张奚若的16字批评。出人意料的是,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说,我很欣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好人说的,这个人是个有正义感的人。
毛泽东进一步解释说,不好大喜功不行啊,但是要革命派的好大喜功,要合乎实际的好大喜功。中华民国成立三十几年,蒋委员长搞了二十几年,只给我们留下4万吨钢,我们不轻视过去、迷信将来,还有什么希望?
参加会议的张奚若马上站了起来,拄着手杖说,主席,说这话的是我,我向您自首。毛泽东却笑着说,我知道,你是好人说了错话,我不划你右派。
张奚若的16字批评,不仅没有让他受到惩罚,反而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赏。
这一幕,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胸襟。同时也说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是真诚地倾听各方意见,广泛吸收有益的建议。
这种开明的态度,这种民主的风范,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有了像毛泽东这样的领袖,有了像张奚若这样的贤臣,新中国才能在百废待兴中,迎来蒸蒸日上的明天。
1958 年,张奚若结束了他在教育部长这一重要职位上的使命,时间匆匆来到 1973 年 7 月 18 日,张奚若被病魔缠身,遭受着疾病的无情折磨。最终,张奚若不幸病逝,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终年 84 岁。
张奚若雕像
张奚若的一生,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一生。他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在政治、教育,还是文化领域,他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敢于直言、据理力争的精神,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张奚若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