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睡虎地秦简》欣赏

书法为墨心 2024-11-12 06:20:34

《云梦睡虎地秦简》:一位兢兢业业的秦代的叫“喜”基层官吏,抄写的这些竹简,不但为我们留下了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反应秦代社会的一手详实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秦代人的真实墨迹实物。这些秦简书法高妙的艺术性,让我们现代人叹为观止。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位叫“喜”的秦代先人!

《云梦睡虎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至27.8厘米,宽0.5至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云梦睡虎秦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以及甲种、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题,其他均为后人整理拟定。

《云梦睡虎秦简》极大地弥补了秦史料的不足,有助于秦文化的深入研究。这批秦简中一半以上是关于秦代的法律的,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此前历史学家对于秦朝的法律制度了解很少,因为秦朝统一以后所制定的很多法律都已散失,而现存的古典文献中记载的只是不成体系的一些片段,无法了解全貌。《云梦睡虎秦简》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些竹简就是在竹片上用墨书写文字,用绳索将其编组而成的书。中国在没有发明纸张以前,竹片是书写文字的主要材料。云梦睡虎地11号墓中出土的1155枚秦简,近4万字,为秦始皇时期人所手书。但反映的历史长达100余年,早到商鞅变法,晚到秦始皇三十年。这批秦简绝大多数保存完好,整简一般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文为墨书秦隶,字迹清晰端秀,笔画浑厚朴拙。有的简两面均有墨书文字,但大部分只书于篾黄上。竹简用细绳分上、中、下三道编结,按顺序编组成册。

云梦秦简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秦简文字书法是从篆书向隶书转变的一种形态,是我国最早的隶书。隶书是由古篆文渐次演变而来的,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程邈是奴隶出身,故将其所创的字体称“隶书”。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结体浑圆,与篆文相近,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这批秦简就属于古隶。形体中仍保存有大量的篆体痕迹,篆隶混杂,秦隶在破坏、肢解秦篆的书写方式中,尽管仍留有大量的篆书圆笔中锋的笔法,但汉代隶书中的掠笔、波挑、不同形态点的笔法等在简中都已出现,部分简上还有明显的连笔意识。与石刻文字相比,此简更直接体现了毛笔运动的丰富性。从“青川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到“云梦睡虎地秦简”之间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隶的演变过程。

秦简对书籍的书写顺序和装订格式也有极大影响。没有简牍,恐怕不可能有后来的竖式书写。编绳的连接作用,直接启发了后来的线装书。天地头的留空、页数字数的标明,标题、署名都为后来的版式提供了源头。由此观之,简牍的形制对后世图书出版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