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辑】中秋节‖杨正毅

方志四川 2024-09-16 14:38:13

中秋节

杨正毅

提到中秋节,我就想起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写的《一剪梅·中秋元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花在酒杯中,月在酒杯中。汉族人民历来重视中秋节的传统可见一斑。

我是彝族人,彝族非常重视火把节、彝族年,但对于其他传统节日在旧社会并不太重视。彝族人改善生活的日子是彝族年、火把节,还有邻居举办红白事。平时只有远方的客人到来时,家里宰只鸡招待,那时可以吃一坨鸡肉,喝几口鸡汤。改革开放后,彝族人能吃饱穿暖,实现了全面小康,现在国庆、春节、中秋、端午节、元旦等各种节日也受到重视。有些在城里打工的彝族人,在各种传统节日都邀请亲戚朋友大坨吃肉,大碗喝酒,还唱歌跳舞庆祝节日。

火把节狂欢夜(冷文浩 摄,图源:“大凉山“头条号)

过去,由于彝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条件非常差。小学、初中时,我没有感受过中秋节的快乐。1988年秋季考起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民族班(高中)后,才开始过第一个中秋节。当时班上组织中秋晚会,每位同学发一个月饼、一个苹果、一个石榴。晚会结束后,与班上的同学一起在操场边欣赏圆月,看到十五的月亮非常圆,特别亮,刚刚品尝过月饼后,嘴上、心里还处于甜蜜之中,第一个中秋节心情非常舒畅。“那故乡的山,那故乡的水。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当时,我望着米易这边方向,心想:等我毕业挣钱后也让父母过上幸福的中秋节。

如今的我,早已习惯每年过中秋节。麻陇山高,空气清新,与天空离得近,是赏月的好地方。每逢阴历十五、十六时,麻陇的圆月比“月城”西昌还圆。晚上赏月也成为重要内容,还给儿子讲讲月亮的故事。有时还到麻陇街上买几封月饼,称几斤猪肉,给家乡的亲人们尝尝。

秋风送爽,中秋节将至,米易月饼市场受到顾客的青睐。超市,月饼市场开始售卖月饼、红酒。从精致的月饼礼盒到亲民实惠的散装,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街上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到诱人的月饼,有些小孩还要求父母给他买一个月饼提前尝尝,赶集的父母大都乐意花钱满足小孩的要求。

月亮没变,我也没变。月亮落下地平面,太阳依旧升起。可米易的水更蓝,山更青,县城越变越漂亮。今年的中秋节,我准备像以前一样简单简朴,重在于欣赏圆月,品品月饼,再读点诗歌、散文,与家人一起赏月谈天,岂不悠哉!

作者简介

杨正毅,彝族,四川省米易县人。中共党员,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教师。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散文学会、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会员,《华人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文学》《攀枝花晚报》《安宁河》《华人文学》《民族》《四川作家》等报刊发表《彝乡之子》《彝家拜年》《美丽的彝寨》《小艾过节》《我从麻陇走来》《彝乡新风尚》等散文、小说作品150余篇。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正毅(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