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技击均尚劲不尚力,太极拳更是强调丝毫不用蛮力,着重运用功夫——内劲。
内劲是什么?即要通过盘架子,走套路的“动功”练习,又要经过站桩练气的“静功”练习,还要有通过实战散推手而练成的活力。
力与劲不可截然划分,但有很大区别。
概括的说:力方而劲圆,力滞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力死而劲活。直力显明而横力隐芷,虚力刚而实力柔。通过武功练就的力转化为劲。
所有练就的太极用劲,应灵捷无形,气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即中之后无劲,只在中敌之刹那发劲,疾如闪电,一发便收,凝神敛气,毫不费力。
正确用劲,实为实战太极技击之关键。
在此;将主要的太极拳内劲分述如下
一、听劲:
前面我们已强调过“听劲”的重要性。
掌握“听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放松。只有在精神,意念、关节和肌肤彻底放松的前提下,才能协调的配合沾连粘随和太极十三势完成听劲,因为放松能提高肌体内部各个器官、肌肤、关节及各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放松还能使气沉丹田,身体重心下降,增加下肢力量与下盘功夫,有利于加强内外相合,里呼外应的效果。长期的放松练习会使身体内部逐渐锻炼产生出一种既轻便、又沉重,既富有弹性,又具韧性的内劲。这种内劲形成后会使肌肤触觉越加敏感。
这种敏感性的加强自然而然的会将敌方来劲化掉。所以说,化劲是在肌肤有了敏感的“听劲”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并运用好的。
通常我们把“听劲”高低水平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骨感”阶段:
是指初学散推手“听劲”不灵、不准,当外来力深透入骨后才感知受到威胁,所以紧急应变时常处于被动局面,“顶牛”“双重”式的硬拼现象就是这一阶段出现的。
第二、“肌肉感”阶段:
当外来力达到肌肉层时,“听劲”能感知、辨别出对方劲力大小、方向、缓急,虚实曲直等变化,并较好的把握引、化、拿、发、放的时机和节奏。
第三、“肤毫感”阶段:
双方仅凭肌肤触觉便能感知对方来劲的变化,这是“听劲”和“本能”来感知判断,是未经意念思考而产生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长期散推手实践中形成的。
第四、“气感”阶段:
太极散推手技击时利用“气磁场”效应来感知敌方各种变化。此时的“听劲”尤如探测器一样,能准确接受到敌方功率的大小、强弱、远近、及方位等信号反应,是“听劲”技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微感灵知的最上乘水平。
二、懂劲: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后,越练越精”可见懂劲于太极技击之中何等重要,听劲准确,才能懂劲,若不懂劲易犯顶、丢、偏、抗等病,若似懂非懂,又易犯断、结、俯、仰等病。真正懂劲后能量敌方之劲,由尺而寸、而分、而毫,进而能做到:“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见入则开、退出则合、后来则让、就去及升、随敌变化不着形相,无往不宜,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太极技击的“懂劲”。
战略上;要学会“知己知彼,以己之长破敌之短”。
战术上;要学会如何运用太极中独特的技击方法进攻于防守身体上,要学会敌手推你身体某部位时,你随即采取有效方法去破解敌方的进攻。
动作上;要学会从“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招式练起,逐步达到“脱规矩而合规矩”的随心所欲的水平。
步法上;要学会在正面进攻受阻后,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五行步法进行迂回进攻的战术。
身法上;要学会如何运用身法进行调节身体以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轻灵沉稳的状态。
劲别上;要学会如何运用各种独特技术的太极劲进行散推手技击。
内功上;要学会如何调动内气,《走劲顺达,行气畅快》运用到各种散推手技击的动作之中。
三、沾粘劲:
为最必须之基本内劲。主守,即不丢之劲。
沾粘,即粘贴之意,把敌粘主之劲。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浮我随,敌沉我松。初练推手时,臂部知觉不灵,有如木棍,须有老师引领,俗称“喂劲”,如慈母之喂食,日久感觉渐趋灵敏,由手背、至肩、至胸、至背乃至周身皮肤,均能粘住敌身,仿佛婴孩之由接受喂食而能自动地精确进食一般。
沾粘劲为入门初步,此劲未通,不足言任何其他之内劲。
四、走劲:
沾粘劲,讲究不丢。走劲,则意在不顶。即走避敌力,不与相抗。我感某一部位受力,该部位即刻变虚。如遇偏重,则偏松之,遇双重则偏沉之,务求卸去敌力,不稍抵抗,使对方处处落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即此。初时非遇大劲不走,实则尚有抵抗之意,非真正懂劲后之走劲。走劲之枢纽,与太极拳各种内劲之枢纽一样,全在腰腿稳实、动转灵活,故腰腿劲至关重要。
五、 化劲:
不丢不顶,始能言化。化劲中须略含棚劲,枢纽在腰而不在手和肩,否则与外家拳之挑格无异。其要点在我顺人背,须有往复折叠和进退转换,使敌无由知我劲路,从而达到使对方处于背势的境地。不可化尽,化尽则我沾粘劲易断;又不可过早或过迟,早则无所化,迟则敌劲已着,化亦无益。运用化劲最恰当的时机是敌劲将出而未全出、将至而未全至之际。化之得势,发之才有力。随化随发,守既是攻,方得化之真谛,否则,徒化不发,何由胜敌。
六、探劲:
是指在不了解对方意图、劲力的情况下为防敌有诈,中埋伏,先投石问路,给敌不定量的劲,以探视敌方虚实的技法。探劲运用的好,能事半功倍。“探劲”是手段,又是综合性技术,所以运用时要见机行事,灵活多变,要有勇有谋,妙于以智、以巧取胜,才能掌握散推手技击的主动权。
“探劲”运用时的表现方法;通常以掌法为主。散推手技击时的任何一方使用“探劲”时,对方必然会有问必答,做出相应反应。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当我以暗劲发较轻手法向对施用问劲时,在没有触及对方要害的情况下,可能会置之不理,以静待动,此时,我应继续向对方略施压力以取得“探劲”效应,即观察出对方的反应变化。
2、当我更进一步以暗劲向对方施加压力进行渗透并逐渐破坏对方身体重心时,如对方感到不适会以走化方法化解我的探劲,以维护自身的中正。这时我应由“探劲”迅速转化为“挤跟劲”,直逼对方要害,以全面击溃对方防线。
3、当我“探劲”对方,对方以实力相抗,出现相互对峙状态时,我应在相抗的一瞬间迅速撤回“探劲”,使敌方身体突然失重,引进落空既成事实。此时,我应当机立断抓住战机迅速出击,就势而发,必然取胜。
七、寸劲:
在很短的距离突发的劲叫“寸劲”。此劲具有很强的技击效果,又因在短距离内突然发劲通常使对防不胜防,就是反应过来后也躲闪不及,处于被动挨打境地。此劲的威慑力和破坏力很强是伤及内脏的一种特殊技术手段,使用此劲时往往是在对没有提防的情况下,突然以惊炸式的击打来推垮对手的意、气、神,因而使敌威震万分。
太极拳把“寸劲”比喻为“劲发一点,点点透骨”此劲击打效果对人体表面破坏性不大,主要是对人体内脏受到打击后产生传导力,形成对内脏的渗透力与震动,击中后往往有心慌意乱,关注和美太极公众号每天都有各种精彩,不知所措的感觉,轻者可丧失战斗力,重者吐血身亡,这是太极拳技击时打其体,伤其内的特殊方法。掌、拳、肘击打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寸劲”与其说快而重,不如说劲发一点更为有效,穿透力越强越能引起最佳的技击效果。特别是第一次击中的,不让敌手有喘息的机会而连续击打,就会像海啸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使人体内部产生连续冲击力,致使内脏出血,通常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用此招(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能使用)
八、横劲:
“横劲”是以横破直,以巧拨千斤的太极技术。可使敌有功夫、有劲力也使不上,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技术水平,“横劲”在外来力的影响下,距离越短,力距越大就会越省力,功效也会越大,这就是太极拳理论中强调的“四两拨千斤”之技。那么,当敌千斤之力推到你身上,或是与敌的力相接触的刹那间怎样能达“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呢?首先你必须具备承受千斤以上的功夫,再运用太极拳推手技术中独有的技术方法,如“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等,达到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取胜的功效。
九、凌空劲:
此劲系精、气、神作用,临敌时或出招时大喊一声,对敌手起到震慑作用,当太极推手到高级时,内丹功与外丹功修炼较高时,外丹形圆,劲发球出,一触即炸。
十、引劲:
此劲在化、拿之间。敌不动,我用虚着将其劲引出,敌已动,我以沾粘劲引其就我之范围。《太极拳论。云;“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敌向我攻来,我引之愈长,则发之愈得势。关键在于将敌劲化之将尽未尽,处于极度背势。又引劲非仅手引,仍以腰腿为主,方为得力。
十一、拿劲:
拿在发先,拿准确,发劲才能中的。所谓“拿劲”,即使敌劲中断而发“呆顿”。须动作轻灵,否则易为人觉而被化;重在拿敌之碗、肘、肩等活节。自身须保持重心稳定,与敌贴近才能实施拿劲,故有“拿人不过膝”之称。此与外家拳技法之与敌脱离见长者适相反。双手拿人,如秤之衡物,重则秤锤外移,轻则内易,务使高低轻重相等,勿失其衡。“拿劲”之枢纽亦在腰腿,注意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敛气凝神、艺高者拿敌,无论何处。一索即得,被拿者身不自主,随其所欲,即所谓“入笋”。
十二、发劲:
为太极技击中攻敌之内劲。种类甚多;如截劲、长劲、钻劲、寸劲、分劲、冷劲、断劲、抖跳劲等。技击胜敌,非徒恃守。化敌之劲,难能手手化尽,若不能发,则终必为敌所乘,此言掌握“发劲”之极端重要。功之深者,“出手见红”,意为出手使敌立仆,以免劳神费力。“发劲”须制敌之“根”。人之全身,足为根,身为枝,头为叶;人之上部,肩为根,肘为枝,手为叶;人之下部,腿为根,膝为枝,足为叶。拿人发人,先制其根,是“擒贼先擒王”的战略,取胜的关键。“发劲”必须审明机势、方向、时间、三者缺一不可。机势;即我顺人背、对方重心偏离之倾。方向;即无论上、下、左、右、正隅,均须随敌背向发劲。时间;即对方旧劲已完、新劲未生之际,最为确当。三者具全,发人如弹丸,无往不利。“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肢端。此时发者自觉并未用劲,而受者愈觉其力猛;反之,我愈觉用劲,受者反不觉其猛。其原因即同一发劲,前者畅达而后者有停滞。因此,“发劲”时须敛气凝神,坐腰松胯,如枪弹之出膛,气贴脊背,而贯之于肢体,目注对方,勿存疑虑之心,意欲发之于远。如此发劲,方得太极发劲之妙谛。
十三、借劲:
为上乘之发劲,其特点为不烦引拿,只含少许化劲,随到随发,不假思索,乘人之势,借人之力,疾如闪电,敌来亦去,不来亦去,且敌力愈大,其受挫亦愈重。“牵动四两拨千斤”之原则,于“借劲”中体现最显。功之深者,敌任何部位之劲均可借,我任何部位之劲均可发。“借劲”之发人务须腰腿一致,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以意气发之。“借劲”之时机尤为重要,须在敌劲将出而未全出,或将到而未全到的一刹那。过早则敌劲未出,无由假借;过迟则敌劲已着,借又何及?
十四、开劲:
为化开、展开之劲,以诱敌深入;开达适当时机即发劲,否则已劲断而失其用。适当时机指我顺人背之际。运用“开劲”是愈取姑予、以退为进的战略。运动重在腰退,辅以手臂。若仅用手臂之劲,是为硬开,呆而且钝,非太极之技法。
十五、合劲:
与开劲相反,敌来则开,敌去即合。开为阳,合为阴,一阴一阳之为道,是哲理与拳理之妙用。开劲“方”而合劲“圆”,有紧凑之意。须用腰腿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粘脊背,如是方能将周身之气,凝聚一处,发敌之焦点,而收无坚不摧之效。气合则凝,劲合则刚,“合劲”之用在此。
十六、提劲:
提上拔高之劲,即用沾粘劲拔敌之根,使失重心。提之方法全在腰腿,非用手提,手提则重且笨,易被人察觉。桩步须稳,丹田气松,上步进身,用腰腿劲向上沾提,于方向、距离、身法、步法,处处与对方凑合,方能凑效。提之得势,加以后引,则无论何劲,皆可发击。“引进落空合计出”,其意即此。
十七、沉劲:
为极猛之发劲,如拍球然,为使球腾起,必先下拍,拍之愈急,腾之愈高,用以击敌,可使之腾空跃出。“沉劲”与重不同,其劲活而似松非松、似紧非紧。初学者对于沉、重、轻、浮最须辩清。双重为病,盖因填实而致气闭力呆;双沉不为病,以其活泼能变。双浮为病,因其缥缈;双轻不为病,因其自然轻灵。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则为病,盖因前者有着落,劲不出方圆,后者以其偏,故失去着落,劲亦失其方圆。半沉半浮失于不及,偏浮偏沉则又失于太过。半重偏重在滞而不进,半轻偏轻病在灵而不圆,半沉向沉病在虚而不实,半浮偏浮病在芒而不圆。双轻不进于浮,是为轻灵;双沉不进于重,是为离虚;此二者为最佳。果能深体此意,则沉劲之妙用始得。
十八、棚劲:
棚劲在推手中甚为重要,无论左旋右转、前进后退、此劲不可丢。此劲犹如打足劲之轮胎,浑元一气,不可太瘪,亦不可太足,瘪则无棚劲,太足则己重心易失。须用腰腿劲,前臂旋转滚动,使敌力转向斜方而不能攻入,此为防守。若欲发敌,须先往后向下引劲,使敌劲出而重心偏,再借其劲而棚之。棚之地点,以人活节或拗处为佳,盖使不易滑脱;棚之适当时机,亟待须发劲进击否则徒劳往返,虽棚何益?
十九、捋劲;
是在不失棚劲基础上将敌劲后引及作横向运动,使敌重心前仆,跌向我身之后方。敌用挤劲攻我时,或敌防我发劲而致后跌、欲使重心前倾时,我均可趁其势而引之捋之,则敌之攻势或计谋仍归于无用。捋之初,我之腰腿应略上升、捋至胸前,人背我顺之时,乃转动腰部而捋发之,顺应敌劲方向,略施旁提之力,方能手到功成。
二十、挤劲:
前臂挤击人身,有压迫之意,用补棚劲之不足,将敌挤住使之失运化余地。挤劲可用于敌捋我之时,须故意使彼捋足,然后我变挤挤之,挤劲才足。挤发之关键在于腿部前弓和腰部发劲,两者须同时进行;姿势须圆满,勿生棱角。
二十一、按劲:
单手或双手下按,并向己身后方牵引,是为“按劲”。其动作为一由前往后之立圆,手足相应,顺步顺势,使对方双足有离地之感,此时即向横斜方引劲。我须顶悬身正,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坐腰松胯,收住尾闾,用腰腿之劲“按劲”之施不可太速,太速则易被敌借劲;忌上身前仆,前仆则易被敌捋出。按劲中亦分“长劲”、“截劲”、“沉劲”等,要在学者熟练后而随机应用之。
二十二、采劲:
两手一劲前推、一劲后拉,或一上一下用劲,如采花摘果之态,是推手中擒拿法之基础。多施于敌之腕、肘部及敌重心前仆时。先下沉使对方有反抗之意,随即吃准力点,猛然采下,发劲干净利落。采人只采一边,方可使敌中心偏于一方;如采两边,则反被敌“借劲”而不失重心。“采劲”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尤显得力。
二十三、挒劲:
用于我势背之时,与捋劲成相反方向。敌使我势背後仰,我既以其欺人之道还至欺人之身,用挒劲使己势转顺,敌势转背而后仰。其法以一手按敌臂,另一手以手背反挒敌之领际,即可使之后仰倾跌。使挒劲时与敌距离须贴近,并须重用腰腿劲,方能凑效。我连消带打旋转挒出,敌亦随之旋转跌出。用时尤须防我之内门,以免敌之乘隙而入。
二十四、肘劲:
以肘击敌之劲,其势甚猛,用于与敌贴近,用手不得势之际,直攻敌心窝部。发此劲时最应与膝相结合,用腰腿之劲加以意气,己身要正直,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尾闾收住,阴阳上下,虚实分清。若舍此要领,用之不得其法,则反被敌借势,切须慎之。
二十五、靠劲:
以躯体之某一部,用抖劲发放称“靠劲”。用于我之一臂被封,另一臂不及援救之时,即顺理顺章地用靠法。用靠比用肘时与敌更贴近,故有“七寸靠”之名。靠法除肩靠外,胸、腹、背、胯、臀均可用靠法,应注意身法、步法,即肩与胯合,顺步顺插入敌之裆内,成丁字形,方能得势;用肩靠人时,另手须护于施靠侧手臂肘弯处,以相策应,而防不测。
二十六、长劲:
为柔慢、伸长之劲,周身各部位均可用之。于引拿之后,将己劲渐渐伸长,发于敌身焦点上,倘其后化至不能再化,势必腾出,如遇敌劲阻挠,则我之劲须绕曲渐进,勿丢勿顶,如用线穿一九曲珠,须随其弯曲,以功劲穿之。此劲常与下述之截劲相补充。先截后长,则敌先倒退后腾出;先长后截,则对方先腾出后倒退。这是因为,我先后所发之劲均蓄于敌身,先入后出,后入先出,犹如旋紧之弹簧,非至完全松弛不己。
二十七、截劲:
此为刚劲;与长劲一样,周身各部均可发此劲。其运用之法,即在引人落空、将知而不能变化之际,我以此劲对其中心发之,发出时有弧线型、直线型两种,随势应用,亦以腰腿劲加意气发之。此劲势速而促,故被击之人跌势亦猛。
二十八、钻劲:
又名入劲;发时入钻之入木,旋转而出,其劲勇猛,可破敌之内功,伤其脏腑。多用指或拳发之,于触及敌皮肤时发出,须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全以意气发出。形意拳中崩拳之发劲,与此颇相似。
二十九、缠丝劲:
“缠丝功”是练习太极技击即科学又独特的训练方法,是隐于体内、入于骨缝、循经走脉、缠绕运行而流布全身的一种内功。大致可分为两种;顺缠与逆缠。小指由上向下,,姆指由下向上合为顺缠;反之为逆缠。肘关节向外开劲力向外走为逆缠。肘关节向里合,劲力向内走为顺缠,身及腿亦是如此,推手时都要做螺旋式缠丝,伸缩而形成圆形运动。
练习缠丝劲的运用及提高有以下几个转变过程,先练由大圈至中圈、再练由中圈至小圈、直至达到有圈而不见圈,有形而不见形的精深功夫,这样在太极推手、散手时就能达到力发一点,点点透骨,这是缠丝劲高深功夫的表现。
缠丝劲在太极技击中可处处体现环形运动,使颈、胸、腰、腹、臂、肩、肘、腕、胯、膝、足处处缠丝。使全身上下十八处关节部位形成十八个球,多方位地同时顺逆螺旋缠绕,从而使全身成为一个动静相兼、蓄发相变、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浑圆一体的太极球。故拳经云:“浑身具是缠丝劲,大约里缠外缠皆是随动而发。”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肌肤,五脏藏于胸腹,经络源于五脏,心为一身之主,腹为内气之源,腰为发劲之机,胸为运化之府,脊为督气之经,肢为运动之道,推手时如气海不做到吸引,胸腹不做到开合、则中气就不能达于丹田,血脉也难以沟通。故外则通过腰脊的螺旋运转,胸腹的折叠运化来带动肩、肘、腕、胯、膝、足和项的螺旋运动上由头顶下至足上下相随,螺旋升降。一动无有不动之处,一缠无有不缠之处而形成十八道螺旋之圈,内则有心神为君,肾间动气,发于丹田,贯于经络行于血脉、入于骨髓、达于四梢。缠丝运行使之环流全身,而又复归丹田,其重要者,即气不离丹田,诸靠缠绕心神一家,可体至一粒混元之气,形成一股而非几股的缠绕内劲。要想明其理、懂其法并应用之须有名师指导引路,再经过长期刻苦研练,功到自然成。
实践证明太极技击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样,是检验太极拳功夫高低的唯一标准,之所以太极拳流行几百年不为其他武术门派所同化,仍能独具一格,正是他的独特内涵、独特的练功方法、独特的技击方式成为太极拳的中流砥柱,才使太极拳蓬勃发展至今。
太极技击的境界是极富有活力的,那种随意收放、顺势一抖即可使人腾空飞起的潇洒自如、那种借力打力发人如弹丸、弹指一挥跌丈外、身体微动彼落空的高超技艺,使芸芸太极后学们醉心不己、奋发精进。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