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足球》是周星驰的一雪前耻,也是观众的遗憾。
周星驰自1990年的《赌圣》走红后,提名过五次金像奖最佳男主,但都铩羽而归,为此他还在专门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讽刺金像奖。
但《少林足球》一经上映便在香港斩获6000多万票房,救彼时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于水火。
金像奖也大开方便之门,《少林足球》拿下了包括影帝,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大奖。
唯一可惜的是,《少林足球》成了周星驰和吴孟达的最后一次合作。
而今达叔已经故去,二人再也合作的机会了,他与周星驰的结合是1+1>2,一个跟周星驰对戏不落下风且有自己风格的演员。
由《他来自江湖》中演父子,《赌圣》中演叔侄,到《少林足球》中演师徒,《食神》中演对手,他们总能让老套的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与吴孟达在周星驰电影里占据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其他配角都在模仿周氏表演法则,演的都是周星驰的性格。
他们与周星驰一起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所以《少林足球》看似有许多群戏,其实讲的都是周星驰一个人的故事。
大师兄是迷茫的周星驰,二师兄是心有不甘的周星驰。
三师兄是失去信心的周星驰,四师兄是有梦想的周星驰,六师弟是被人轻视的周星驰。
而周星驰饰演的五师兄则是引路人,他的出现是为了唤醒那些散落的人格,让他们兵合一处,有自信,继续追梦,成为最行,最棒的人。
所以周星驰会对大师兄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所以周星驰在师兄弟们在第一场业余赛被暴打、被羞辱后说,大师兄回来了,我感觉到他们都回来了。
因为经过了一番彻骨寒,球员才能千锤百炼,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直面,这是成功、成名的第一步,周星驰也是如此。
七八年的龙套生涯,多年不被主流奖项认可。
一路都在质疑与争论中坚持自己的艺术,迷茫、不甘、梦想,都在起起落落中丢失又找回,与电影一致。
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作者性,把自己的故事融入电影当中,又把那些曾经的苦难化为笑料,让观众即将要痛哭流涕时突然开怀大笑,卖惨与搞笑都点到为止,苦中作乐。
因此,这些配角们只有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才能拥有他们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到了其他电影中,一下子就没有了灵魂,无法再现周星驰电影里的吸睛。
这是因为周星驰在用他们进行自我解构。
他们是周星驰在电影中的不同化身,各自有周星驰的几分功力,而到了其他电影中,他们做回自己,少了周星驰的加成,自然就泯然众人了。
既然提到自我解构,那就不得不说周星驰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少林足球》尤甚。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颠覆和反对,主张用通俗的方式告诉观众什么是艺术,不搞一些曲高和寡的高山流水,旨在用下里巴人让观众明白什么是好电影。
一般观众看电影是不会看电影有没有艺术性,这对观众来说无疑增加了观影门槛。
他们只看这部片子好不好看,周星驰则通过《少林足球》让观众知道,好的喜剧就长这个样子,观众可以以此为参考。
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驰让酱爆、猪肉佬他们用力追梦时不要顾及他人的眼光,想唱歌就唱歌,想跳舞就跳舞,别让心中的那团火熄灭。
其他配角也用各种无厘头的方式来强化反差式的喜剧效果。
大师兄看似体面,实则洗厕所,二师兄先刷马桶后刷碗,长得帅却掉头发。
三师兄好像成功人士,但也只能吃得起杂碎面,四师兄跟谁都熟,但住在穷街陋巷,周星驰学人追梦,但也只是个清洁工。
他们都是普通人,干着普通的职业。
曾经都有过梦想,却被现实一步步打倒,最终屈服于现实,不敢再在别人面前大谈理想。
这种平凡人的平凡故事最容易令观众共情,并发现其中感同身受的点,从而明白《少林足球》好看在哪里。
也许观众不懂什么技法与艺术,但他们知道《少林足球》的配角不是在演人设,而是在诠释生活,《少林足球》便被他们记住了。
同样被观众记住的还有《少林足球》中割裂的情绪。
在《少林足球》中,除了周星驰是一心想把少林功夫发扬光大,比较纯粹外,其他人靠近他都具有极强的功利心。
如明峰接近周星驰,是因为看中了他的大力金刚脚,以及他那班会功夫的师兄弟。
他想借他们的力量证明自己,毕竟一开始明峰与周星驰见面时,对他可是爱答不理,十分鄙视。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明峰作为一个小人物,在二十年前被强雄摆了一道后,由众星捧月变成了低头擦鞋,可他从未放弃过足球的梦想。
即使被强雄欺辱,被对手看不起,被生活打压到要跟周星驰挤天台,手下的球员根本不懂踢球,但他一直在努力着,热爱着,甚至拒绝了强雄让他衣食无忧的支票。
这样一来,观众的情绪就是割裂的,一会哭,一会笑,一会讨厌,一会喜欢,但这种割裂正是周星驰专门设计的。
《少林足球》从不是一部简单的喜剧,而是一出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写实性电影。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利己与奋斗,周星驰没有过于放大人利己的一面,也没有一味地歌颂人奋斗的一面,而是让利己成为奋斗的动力。
这就让割裂的情绪得到了合理的统一,《少林足球》中的每个小人物都被人喜欢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