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让全世界认清什么叫真正的“大”国

全城探世界 2024-10-14 15:54:04

(全城探秘所有原创首发文章,抄袭洗稿必究!)近段时间,让中西部省份很多朋友最为兴奋的一条消息,可能就是我国提出,“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了;

此外,我国还要“加大对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等政策倾斜,促进区域间就业均衡发展。”

相关报道

毋庸置疑,在未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且有更多的朋友不用再“背井离乡”,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而在全城探秘看来,我国引导相关产业在国内不同地区实现转移,更是一项全世界都前所未有的创举;

原因很简单!

在全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现象其实并不罕见,仅仅是二战结束至今,全球就发生了多达四次产业转移: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路线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产业主要由美国转移至日本和彼时的联邦德国;

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主要由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转移至包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四小龙”;

第三次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21世纪初,产业主要有美日德以及“亚洲四小龙”转移至中国大陆;

至于第四次产业转移,很多人认为就是目前所处阶段,仍在进行,甚至全城探秘还觉得,我国最近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这次产业转移的一部分。

全球产业转移几乎都是“跨国转移”

所以就很明显了,过去数十年发生的多次产业转移,几乎都发生在国与国之间,属于“跨国转移”,而我国最近提出的产业转移,却是典型的“境内产业转移”;

历史上,类似这种产业在一国之内不同地区之间转移的情况,几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许二战时期前苏联将大量工厂、企业从东欧转移至西伯利亚地区勉强算是,但这属于特殊形势下的强制搬迁,跟我们通常认知的产业转移还是有非常大区别。

美国二战时期绘制的前苏联工业分布图,几乎都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次产业转移,我们也许能够让全世界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

放眼全球,大国虽然“凤毛麟角”,但并不罕见;

从体量上来说,面积高达997万平方公里的加拿大、面积769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等,幅员辽阔,算得上大国;

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7亿的印尼,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4.2亿的印度,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1亿的巴西,也都算得上大国;

全世界部分大国分布

更别说集体量和实力于一身的美国、中国以及俄罗斯了,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

正常来说,这些国家都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体量和实力,但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别说产业在国内转移了,二战至今全球多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某些国家甚至连汤都没喝到……

为啥我国能开创这一前所未有的创举?

全城探秘认为,归根结底,在于真正的大国并不仅是幅员辽阔,而是“大而优”;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划分

我国陆地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当然称得上“大”,但能够实现产业在国内转移,关键却在于我国拥有下面这几个独特优势:

第一,自然条件看,我国中西部一些省份的条件之优越,全世界都很罕见。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一个国家之所以“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有着足够辽阔的腹地,那么要想“大而优”,就需要腹地的条件足够优越;

就产业转移而言,全城探秘认为,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足够大的平原,另一个则是充沛的淡水资源,这是工厂企业的建设以及运行所必不可少的;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盆地和平原

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呢,无论是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还是长江沿岸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这两个条件几乎都完美具备;

比较典型的,比如四川盆地、关中盆地、南阳盆地以及长江中游的平原地区等,平原开阔,降水丰沛,还都有大江大河流经,不仅天然适合发展农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条件得天独厚。

南阳盆地地形图

尤其是面积26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东南方向与南海的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西南方向跟印度洋的直线距离更是达到1400公里以上,不仅深居内陆,地形上也非常封闭,周围有青藏高原、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脉等天然屏障;

四川盆地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内陆盆地,却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以上,这条件大家可以在全世界范围仔细查找一下,根本找不到第二个;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更别说,盆地内还有一个面积将近2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真不是说说的,不仅条件适宜,安全性也相当高,既适合承接产业转移,也能当做我国各行各业的“备份”。

成都平原物产丰饶

第二,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以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之完善,在全世界同样处于领先水平。

腹地区域拥有辽阔的平原以及充沛的淡水资源,这一点很多国家也都具备,比如巴西印度等,但要承接产业转移,只有平原和水源却远远不够,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同样不可或缺;

作为“基建狂魔”,我国对中西部地区的基建可一点也没落下:

部分省份高速公路里程排名

1.高速公路方面,截至目前,西南地区的云南高速公路长度超过1.1万公里,高居我国各省第二,同属西南的四川超过9000公里,贵州和广西超过8000公里,此外河南以及两湖的高速公路里程也都位居各省前列;

截止2023年各省高铁里程排名

2.高铁方面,截止2023年,广西、湖南、四川、河南以及湖北的高铁通车里程均超过2000公里,别说跟国内其他省比了,即使放到全世界,也超过绝大多数国家;

3.航空方面,成都、昆明、西安以及重庆等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都超过4000万人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及武汉都市圈的鄂州机场,更是我国的机场货运枢纽,成都拥有双流、天府两座国际机场,是我国少数几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之一,重庆第二个国际机场也已规划待建。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而在全城探秘看来,我国提出引导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底气和杀手锏之所在,毫无疑问是长江;

这条世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横贯我国南方地区,延绵超过6300公里流入东海,他不仅仅为沿岸地区提供充足的水源,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航运;

长江水系河道稠密,非常适合发展内河航运

长江流域面积高达180万平方公里,众多的支流与干流一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络,其干流通航里程将近3000公里,整个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更是高达7万公里,占到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京杭大运河、淮河等主要内河航运通道都与长江交通;

船只分布图,长江内河航运发达

正是由于长江的存在,成都、重庆、长沙以及武汉等中西部大城市,也能实现便捷的通江达海,即使将产业转移至内陆的中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长江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也正是因为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才能融为一体,我国才能从“大”变为“大而优”,这是其他所有大国都不具备的,即使是如今的密西西比河,也很难跟长江相比。

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而在将来,伴随着平陆运河的建成以及湘桂运河的开建,我国南北地区也能通过内河航运网络连为一体,实现真正的“全国一盘棋”,那个时候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也将更加突出。

长江沿岸港口分布

第三,中西部地区还拥有相当完善的产业基础。

在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更发达,产业更完善,但实际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西部省份大多也已经拥有了非常完善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了各自的支柱产业;

我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比如我国近些年发布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成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都德阳的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武汉的电子信息集群以及长沙的工程机械集群等纷纷榜上有名;

在今天,放眼全球各大国,国内几乎都没有如此雄厚的产业基础;

俄罗斯、巴西以及印度等国就不说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基础,美国曾经有过,但如今制造业早已“空心化”,至于日韩以及欧洲各国,全国面积都无法跟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更别说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了;

武汉光谷

很明显,相对完善的产业基础,不仅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其他大国腹地的优势,即使相比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西部各省的产业基础也更加完善雄厚;

在此产业基础上,再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自然也就更加容易,顺理成章。

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并不仅仅是国土的幅员辽阔,更体现在拥有完善产业基础的区域面积之广,远超其他国家。

我国各省支柱产业

第四,劳动力素质方面,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各省更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产业转移,能不能接的住,关键因素还是在“人”,全球范围内,人口超过1亿乃至更多的国家并不少,为啥全球这么多次产业转移,他们都没能接住呢?

原因就在于,人口不等于劳动力,更不等于高素质劳动力。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看看近些年从我国转移至其他国家的部分产业,在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由于工人技术不行,多次被爆出质量问题,而转移到越南的很多工厂,由于招不到足够的合格工人,相当一部分工人也是从国内跟过去的;

如今有不少迁到其他国家的工厂企业,因为工人、产业链等问题,最后又搬回了我国。

深居内陆的四川盆地,也有成都重庆这样的大城市

而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则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

一方面,东部沿海的很多工厂企业,其员工原本就来自中西部省份,这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基本上不会出现招不到熟练工人的问题,相反由于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招工可能会更方便;

2022年部分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

另一方面,由于气候适宜,环境宜居,我国中西部地区原本就人口众多,河南、四川、湖南以及湖北等都是人口大省,而我国近些年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很快,郑州、武汉、西安、重庆等城市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均高居全国前列,能够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在“人才需求”方面同样不会存在问题。

郑州航空港厂房遍布

如果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大国,都只是“量”大,那么我国就是“质”“量”双优,数亿规模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产业工人,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

这也是我们敢于提出在国内实现产业转移的底气所在。

最后,全城探秘想说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大国?

也许很多朋友首先想到就是人口和国土面积;

截止今天,我国的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大步前进

但我国提出将部分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却向全世界展现出了大国的另一面,辽阔且宜居的腹地,并拥有堪称“黄金水道”的大河、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高素质的“人”;

放眼全球,舍我其谁?这才是大国真正的底气和底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