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有很多人认为: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失业的,这话我可不太信。那时候,城里找份工作难如登天,农村呢,青年们除了种地也没啥出路。
就这还有人说没失业的?这不是瞎扯淡是啥!
——【计划经济】——回到1952年,那时候,国家拉开了计划经济的序幕,从粮食到油料,从棉花到棉布,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东西都被统一调配。
想当年,吃穿的用度,全靠国家说了算,每到年头,家家户户都盼着领那么几张布票,用这些布票才能换来一年的衣裳。
说是一人一年有一丈二尺布票,听着似乎还行,可有那么几年,紧巴巴的,一个人一年就那么一尺七八寸布,简直得细水长流用。
而那时候的人,一般不太换新衣,大人们,没有那么多讲究,旧的能穿就成,省下的布票都留给孩子们。
老大穿小了的衣服,自然就轮到老二,老二的又传给老三,一件衣服在家里能穿好几年。
衣服破了?
那更不是事,补补继续穿,家里的衣服上那补丁一层叠一层,再穿!谁家的孩子身上没几个补丁,这在当时才叫稀罕呢。
冬天吧,还有棉花票,你以为能暖和点?
那时候,其实也不容易,每人就那么几两棉花,做个棉衣或者垫床被都嫌少,大冷天的,家里能有个暖和的棉被,那都得谢天谢地了。
别的不说,那时候虽然啥都不富裕,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谁家有难,大家都伸把手。
比如说,谁家缝衣服手艺好,那肯定是全村的福星,大家的补丁衣服都得找她来帮忙。那会儿的人啊,虽然物质不多,但心里头暖和。
当时听说,有些人家里有亲戚在外国,能收到海外汇款,他们手里有那么一种“侨汇券”,能买到市面上买不到的东西。
而普通人家,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最多就是听说过,眼巴巴地羡慕一下。
而那时候粮食也是定量供应的,城里人、乡下人,大人小孩,每个人头上都挂着个“标准”。城里成年人一个月能分到的粮食,大概在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这还得看你是干啥的。
像机关干部、老师这些,能多拿点,大约二十七八斤。体育老师因为天天得跟学生一起跑跳,消耗大,所以粮食还能再多一些。
而那些干重活的工人,一个月能拿到三十多斤粮食。至于中学生,因为他们还在长身体嘛,也能分到二十八到三十斤。小孩子则按年龄来,越小的分得越少。
菜油呢,每人一个月就那么四两,想吃顿油多的饭都难。乡下的农民,他们的粮食是自己种的,每年秋后算总账,大概一年能有三百多斤。
但跟城里人比,这口粮标准还是低了点。有些能干的家庭,就想办法种点瓜果蔬菜,勉强能让日子过得去。那些日子难过的,常常是今天有饭吃,明天就得挠挠头了。
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小县城里,糖和糕点可是稀罕物,日子过得简朴。
记得我小时候,最常见的甜食就是香蕉酥了,味道虽然简单,但在那个物资紧张的年代,能尝上一口甜,就已经足够让人满足。
逢年过节,才能看到一些特别的,比如端午节的绿豆糕和中秋的月饼,这些都需要凭票证才能买到。那会儿,几乎买啥都得凭票。
日常生活用品像粮食、油、豆制品这些是常年发票的,但像节日里的鸡鸭鱼蛋,还有那些特别的糕点,就得等到节日才发特别的票证。
逢节过年,相关单位就得四处奔波,去外地采购货源,才能保证节日里有那么一点点特别的食物供应给大家。
等到真正采购回来,分配到老百姓手中,那简直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大人小孩都盼着这一天,盼着能在节日里尝一尝平时吃不到的东西。
可即便是这样,想要买到这些食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商店前、菜市场里,到处都是排长队的人群。大家都想在节日里,给家人一个小小的惊喜,哪怕为此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
排队买东西,成了那个时代一种特有的风景。有时候,为了买到那一点点节日的供应品,大家甚至不惜争吵推搡。
不过,虽然物质不丰富,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心里都很温暖。每到节日,尽管备受排队之苦,大家还是尽力让家人享受到一点节日的气氛。
说到底,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大家都有种“艰苦卓绝”的精神。邻居之间互相帮忙,有啥好东西都想着分一分。虽说日子紧巴,但那份淳朴的人情味儿,到现在还能让人温暖心头。
所以呢,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虽然表面看着人人有工作,没有失业。但是,那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挤在农村,忙着农活,城市里成了工人的人少之又少。
而农民的日子,可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闲适。布票、粮票、油票,这些票票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那个年代人们共同的记忆。
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生活虽然苦,但大家心里头都有那么股劲儿,想要把生活过得更好。
——【农村失业现象】——谈到计划经济年代的就业状况,有人满口保证说那时候没人失业,这种说法,实在是离谱。
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几乎没有机械化作业,大家都是用双手,一点点耕种。一个农民,满打满算,能种的地也就是十几亩。
如果说家里有二三十亩地,那基本上得投入一个家庭的全部劳动力。在这样的低效率生产下,农民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收入却寥寥无几。
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口粮都挣不回来,反倒还得欠上一屁股债。想想看,那时候的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四季,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而且,那时候农业生产的效率之低,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现在看来,随便一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都能轻易地完成上百人的工作量,而且做得更快、更好。
要是用现在的农业标准来看那个时代,农民中有七八成都算是“失业”的,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多余的。
那么,说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失业,这话怎么听都不对劲。其实,那时候的所谓“没有失业”,不过是因为大家都在农村,都有农活可以做。
但这能叫做就业吗?
这不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已,与真正的就业、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相去甚远。
想想那时候的农民,为了那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辛苦劳作的背后,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这样的生活,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确实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艰辛。
所以,当有人说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失业,这纯粹是对历史的误读。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美好。
农民的辛苦、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都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社会现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对是一种巨大的“失业”现象。
——【城市青年失业现象】——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很多人都抱着一种错觉,以为那时候“每个人都有事做,没人失业”。
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尤其是对于那时候的城市青年来说,失业不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个现实。
六七十年代的城市里,工作机会其实并不多。
那时候的工厂、企业数量有限,能吸纳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导致很多城市青年找不到工作,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体制的限制,也与当时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关。
所以,当时国家提出了“上山下乡”运动,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也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场始于1960年代末的运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它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
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知青),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生活,走进了农村。
让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虽然名义上是为了让他们学习农民的“先进经验”,实际上却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因为城市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没有办法解决所有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而对于那些被派往农村的青年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并不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的“失业”问题,并没有因为改变了地点而真正得到解决。
所以,当有人说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失业,这种说法显然忽视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城市青年的上山下乡,本质上就是一种失业的表现。他们中的许多人,本可以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他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因此,说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失业,无疑是对那个时代实际情况的一种误解
那时候的失业,可能不像现在这样直观,但它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影响着无数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上山下乡运动,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