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迭的两种方式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4-13 02:58:36

文 / 子玉

王朝更迭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要么武力开拓重建组织架构,要么以时间为杠杆慢慢对旧的势力进行消化、洗牌。

刘邦和刘秀都是通过武力开拓重建组织架构的方式建立了两汉,属于真正的开国之君。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对旧势力和一切竞争者的洗牌,完全可以轻装上阵,开启新的纪元。

但曹操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汉祚未衰,而曹操起步时实力又比较弱小,根本不能和袁绍四世三公所积累的政治资源相比,为了破局,曹操就在公元196年紧紧抓住了汉献帝这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帝国的余威来压制各路诸侯。

本质来说,曹操能在和袁绍、袁术兄弟竞争的过程中获胜,除了他自身的雄才伟略,汉王朝这块招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这块招牌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曹操赋能,助力他开拓事业,但也束缚了曹操改朝换代的最后一步,因为,曹操集团的政治框架依然是汉王朝的旧装,他手底下的许多人才也是通过汉王朝的招牌吸引过来的,虽然大家都在跟着曹操混,但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属于旧有秩序的力量,比如荀彧。

所以,曹操要想操盘改朝换代的动作就必须对团队内部的东汉基因进行剔除,包括制度和人事。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周期。

没办法,在新的秩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旧有秩序仍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曹操要想快进式完成王朝更迭的操作本来就属于逆势而为。

为了加快这个进程,曹操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开疆拓土,以军功助力自己完成身份的迭代。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复置丞相,七月就南征刘表,九月,刘琮举州投降。在这个过程中,曹操还诛杀了名士孔融。

可见,曹操在建立军功助力自己进阶的同时也在着手清洗内部以世族为主体的反对势力。两张牌同时打。

但很可惜,曹操的雄心被孙刘的一把烈火在赤壁撕得是粉碎。赤壁战败不仅意味着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破灭,更导致了他个人威信的下降,在失败面前,他根本不可能快速推进自己颠覆汉王朝的大计。

为什么曹操在回到邺城之后写了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说什么“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明显就是在缓解赤壁战败之后个人威信的下降,用列举以往军功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在北方的既有地位。

既然快进式的操作方式已经成为不可能,曹操就只能拉长时间周期慢慢来进行过渡,此后,他依然是左手发动战争右手诛杀名士,两张牌同时打来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于是就有了征孙权、张鲁的战争,有了杀荀彧、崔琰等名士的行为。

在积累军功的同时继续清洗以士族为主体的反对势力。

荀彧属于保皇派 图源/剧照

在薨逝之前,曹操已经完成了由丞相到魏公再到魏王的进阶,就差临门一脚。

为什么曹操不直接称帝?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由汉到魏的过渡。如果他提前称帝,那么将来曹丕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拿什么来驾驭魏国庙堂。只有将称帝的步骤留给曹丕,完了曹丕再通过称帝的动作完成个人威信的树立并通过加官进爵来笼络群臣,如此,方能稳定局面。

就这,曹丕还不得不拿出九品中正制的方案,将人事权让给了世族以换取世族对于自己皇权的支持,明显的妥协行为。

可见,曹魏洗牌的动作并没有完成,而这也给晋代魏埋下了伏笔。

但曹操毕竟在漫长的过渡期内积累了改朝换代的强大势能。

之后的西晋又复制了曹魏的做法,先是通过高平陵政变拿到了朝政的主导权,完了又以时间为杠杆对旧势力进行清洗,典型事件就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两代三人经历的淮南三叛。

当然,军功也是主要指标,司马炎之所以能代魏建晋就是因为司马昭灭蜀的军功,他坐稳江山又是灭吴军功的加持。

不过天道轮回,刘裕后来颠覆东晋的江山也是司马家族的这套打法,而且司马氏的子孙还遭到了血腥屠戮。而刘裕之所以开了诛杀前朝国君的先例又是因为,刘裕属于次等士族,门第比较低,同时他建宋的过渡期又比较短,只能将旧有势力彻底掩杀。

之后的历史,枭雄们在王朝更迭这件事上依然是两种打法,要么在大争之世一刀一枪打下江山,要么以时间为杠杆慢慢消化旧有势力。

六镇起义之后尔朱荣选择的就是曹操式的方案,一边着手建立军功,一边血腥屠戮反对势力,只不过他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就被孝庄帝元子攸反杀。

可见,曹操式的过渡方式也是存在风险的,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旧有势力的反杀,曹操、尔朱荣、高澄这些人都经历过刺杀。

之后,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而高欢和宇文泰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曹操式的过渡方案,一边积累军功,一边清洗旧有势力,然后将改朝换代的动作留给子孙来完成。

区别只是,东魏的进度快一点,高洋刚接手父兄的事业就完成了这个操作,西魏的慢一点,直到宇文泰死后才在宇文护的主导下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动作。

讽刺的是,北周的灭亡也是被杨坚以这种方式给颠覆的。公元580年,宣帝宇文赟驾崩,杨坚在关陇贵族的支持下拿到了辅政大臣的权力,完了就是逐步消化北周旧有势力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杨坚先后平定了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的叛乱,并血腥清洗了以赵王宇文招为代表的北周宗室。

做完了这一切之后,杨坚就于公元581年二月十四日顺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动作,建立了大隋王朝。

杨坚创业相对容易 图源/剧照

为什么杨坚过渡的周期比较短,是因为,北周的主体是关陇贵族,在关陇贵族集体支持杨坚的情况下,杨坚只需完成对宇文宗室和部分宇文氏忠实拥趸的清洗就行。

本质还是,北周王朝的生命周期比较短,还没打造出忠于自己的强大基本盘。

就是在隋朝末年,王世充、宇文化及、李渊这些人在隋朝的旧秩序还没有完全崩塌之前也必须得将杨氏的招牌立起来,等到李渊在长安建立了新的秩序并稳定之后才敢实施改朝换代的动作。

包括女皇武则天用的也是这种打法,先是通过废立之举立威,然后又以相王李旦为傀儡自己以太后的身份对旧有势力进行清障,这个过程从684年一直持续到690年。

当然,武则天最终失败一是因为她女性的特殊身份,最重要的是,她虽然当了十五年皇帝但却没有真正完成李唐到武周的过渡,最终功败垂成。

唐朝到五代的过渡周期就更长了,本质来说,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皇权就已经旁落下沉到地方节度使的手里,之所以唐朝的国祚还在继续延长,就是因为,军阀还要通过武力进行漫长的互相兼并的过程,诸侯还得时不时将大唐这块招牌拿出来用。

大唐皇帝只是复制了当年东周天子的命运。而战国时代、东汉末年、唐朝末年的局面又其实是同一套剧本。

宋朝的情况比较特殊,是赵匡胤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政变、改朝换代的所有程序,但赵匡胤虽然凭借禁军势力强势夺取了皇权,他还得对旧有势力进行消化,因为,北宋的江山不是他用武力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此后,赵匡胤平定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以及一系列的削藩行为都是对旧有势力的消化,然后再通过在统一战争中积累的军功进一步坐稳皇位。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太宗时代才告完成。

后来的元明清则完全是靠武力开拓的天下,再也没有发生通过禅让来完成改朝换代的动作,本质原因就是,在历史经验的不断加持下,权臣、强藩、外戚等推动内部改朝换代的势力已经被皇权死死地压制,只有在遭遇外力的情况下才会被迫退出历史。

行文至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秦朝的历史再分析一二。秦国虽然是通过武力终结了关东六国的政治生命,但旧的秩序并没有一朝崩塌,而始皇的新秩序又一时没有建立起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秦管理关东六国的官吏严重不够,项梁、张良等旧有势力还在暗处积极推动反秦。

这个时候,始皇最明智的方案就是,先保存齐、楚、燕三国的国号,以嬴氏子弟为藩王坐镇地方来完成这个过渡期,等大秦新的秩序真正稳固之后,然后再打削藩的牌,全面实行郡县制。

可惜,始皇并没有听进去王绾等人的建议,坚定地推行了全面郡县制,结果就发生了在皇权更迭之后内部的崩塌。

始皇死而地分 图源/剧照

鉴于始皇的教训,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就保留了六国的建制,以时间为杠杆慢慢消化六国旧有势力,典型动作就是汉朝长期坚持的徙陵政策,将六国豪杰迁到长安地区监控起来,慢慢来完成王朝更迭的过渡期,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本质来说,后来那些操盘改朝换代的藩镇、权臣、外戚都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新的秩序没有建立之前都保留了旧的框架,然后以时间为杠杆慢慢消化,直到时机成熟了,才敢迈出那最后一步。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非议始皇,毕竟他是大一统帝制的开创者,没有经验,还需要探索、踩坑。

正是因为有了始皇这个踩坑者,后来的人才知道该怎么走路。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1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