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朋友圈看过一位事业有成的大哥发过这样一句话:“开车的时候,我不过是全家人的司机;只有骑摩托车的时候才是自己的车手。”
这让我越发具象地感受到了人类对于“自由”与“自我”的永恒需求。
虽然母胎SOLO让我不能对“丈夫车里的那支烟&妻子需要独立的房间”感同身受,但并不影响我对此产生共情。
在我自私的理解里,喜欢重型机车的男人比起喜欢跑车的男人骨子里更加野性、叛逆。
而在我老妈的年代审美里,刘德华的《天若有情》和郭富城的光阳机车广告,更是将男人与摩托搭配“帅的具象化”。
只是当视线转向美国,男人与摩托的画风则从“浪子”转变为“亚逼”。
当然,除了画风,这些加入“摩托车俱乐部”的男人从属的社会属性,也会从“骑士”转变为“帮派分子”。
没错,他们就是“摩托帮”,又被译作“飞车党”(Outlaw Motorcycle Gang)。
这个看似古早,在如今的美国仍旧庞大的群体,究竟如何从单纯的摩托车爱好者交流群体,转变为警方眼中以摩托车俱乐部作为掩护,暗地进行贩毒、色情行业垄断、非法军火交易等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团体的?
近日上线流媒体,汇聚了在《沙丘2》吸粉无数的奥斯汀·巴特勒、“汤老师”汤姆·哈迪两位男神,以及女神“小变态”朱迪·科默的影片《摩托骑士》可能会给你带来一场较为全面的亚文化解读。
01
在二战的硝烟消散后,不少归来的年轻战士发现自己难以安于平凡的日常生活。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困扰,只有在信任的战友身边,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和归属感。
还有些老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条框限制,苦寻不到自我定位。
为了解决这种精神上的空虚感,有人在自由的向往与公路上的驰骋之间找到了平衡。
于是,这些昔日的战友汇聚一堂,以摩托车爱好者的身份,纷纷加入或创建了众多的摩托车俱乐部——这种生活让他们重温了战时的紧张与刺激。
与其他主流黑帮不同,这些摩托帮的初衷并非为了方便有组织地犯罪。
这些俱乐部中,大多数成员都是真正的摩托车爱好者,活动内容多为邻里之间的共骑或集市购物,规模较大的俱乐部甚至还会赞助体育赛事或摩托车拉力赛。
例如,美国最古老的公路赛车俱乐部——美国摩托车手联合会(AFM)便是由纽约摩托车俱乐部和阿尔法摩托车俱乐部合并而成,这两家俱乐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正统的活动。
这些俱乐部吸引了许多喜欢复古机车的骑士,他们直爽的性格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无疑契合了美式英雄主义的情结,也带有几分现代西部牛仔的风味,因此吸引了众多人加入。
只是随着摩托车帮的影响逐渐扩大,其成员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似乎也印证了“权力让人腐化”的真理。
1947年7月4日,一场在加州霍利斯特镇举办的摩托车赛车活动中,由于酒精的作用,一些摩托车手失控引发了一场骚乱,造成了与当地警察和市民之间的大混战,至少造成了50人受伤。
这一事件在媒体的炒作下,引发了全美的轰动,也加深了公众对这一亚文化群体的负面印象。
这次的暴力事件,也让那些不羁的摩托车手曾经自豪的“1%”象征的标签开始逐渐变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标记为“1%”的摩托车社团不仅仅是骑行聚会,他们的行为逐渐涉足贩毒等违法活动,并逐渐演化出独特的摩托车帮派文化。
而马龙·白兰度主演的1953年的那部《飞车党》正式改编自此次事件,其塑造的摩托车手形象由于过于英俊潇洒,对当时的年轻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有毒的吸引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不亚于1996年的《古惑仔》对于当时内地青年的影响。
——不仅吸引了那个时代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也在无意间触发了更高的犯罪率。
02
在《摩托骑士》里,汤老师所饰演的Johnny,这个拥有着体面工作和家庭的男人,而其创建Vandals摩托车俱乐部的契机,就是因为在观看了《飞车党》后深受影响。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片拍摄虽然改编自丹尼·莱昂1967年出版的新闻摄影集《The Bikeriders》,但影片中这个名为Vandals的芝加哥摩托车俱乐部是虚构的。
在俱乐部创建后,Johnny凭借足够的智慧和手腕,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带领俱乐部逐渐壮大。
当他遇到了一个年轻、忠诚且率性的骑士后,便深深地被其身上虚无主义的特质所吸引,并试图说服其成为自己的继任者。
这个年轻且有魅力的骑士便是由奥斯汀·巴特勒饰演的Benny。
Benny是一个典型的“魔鬼式”骑士,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反叛精神。
虽然他的家庭背景在该片中并未详细揭露,但通过他的行为和交往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无归属感,这些都可能是他加入摩托车帮派的原因。
Benny的性格也带有一定的虚无主义,他似乎对未来没有太多的计划,更多是活在当下。
这种性格使他在摩托车帮派中非常受欢迎,他的忠诚和勇敢为他赢得了许多朋友的尊敬和敌人的畏惧。
某种程度上来说,Johnny不仅是他的领袖,也是对其“父权”的象征,这种关系也深化了Benny的内在冲突和忠诚的挑战。
有趣的是,在影片中Johnny与Benny之间的关系带有一种明显的同性恋色彩,这在Johnny试图说服Benny成为他的继任者的镜头中表现得尤为明确——他们的亲近程度突破了常规的异性恋界限,让观众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这种非同寻常的情感深度。
看得出这样的氛围是该片的编剧兼导演杰夫·尼克尔斯刻意为之——这也是《摩托骑士》在同题材类别(如《混乱之子》)中独树一帜的原因,在处理这些细节上,他也展示了作为独立电影人极大的巧思和勇气。
03
当然,《摩托骑士》并不是一部同性恋影片,因为在Johnny与Benny之间,还有着一位本片最关键的人物,由朱迪·科默饰演的女主Kathy。
通常,女性角色在摩托车题材的影视剧中往往被边缘化,戏份不多,且工具人属性严重。
但杰夫·尼克尔斯在本片中打破了这一常规,选择以Kathy的视角作为影片的主导线索。
事实上,该片的整个故事是通过女主Kathy的视角来展开的。
故事的序幕便由她的访问带入,这样的女性视角也为该类型影片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Kathy对于Vandals摩托车俱乐部显然是位“局外人”,但Benny与Kathy的关系,对故事发展的走向却尤为重要。
她的存在不仅挑战了摩托车团伙内部的男性主导的社交环境,还微妙地影响了Benny与Johnny之间的关系。
——Johnny希望Benny成为自己的继承人;
而Kathy却希望Johnny安定下来,成为自己的男人。
至于Johnny?
他似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开着自己的摩托感受自由。
朱迪·科默以其尖锐且地道的中西部口音,将kathy这一传统妻子角色的内在演绎得令人印象深刻。
即便汤老师的“舒适区本色出演”和奥斯汀·巴特勒的“问题男孩”同样表现得也十分出色,也丝毫没有掩盖她的光芒。
《摩托骑士》以一种凌乱而跳跃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摩托车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近十年的风云变迁。
电影开场部分极具冲击力,观众几乎立即被卷入了摩托车帮派的狂热与魔力之中——当Benny第一次骑着摩托车带Kathy出游,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之间,风吹散他们的发丝,场面颇具诗意,且打动人心。
在Johnn带领下,摩托车团伙失控的从一群追求自由和兄弟情谊的边缘群体,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涉及暴力和犯罪的臭名昭著的帮派。
更可怕的是,随着新成员的加入,老一代与新一代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这种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角色的转变也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一旦暴力成为团队的一部分,它就像病毒一样蔓延,无法被遏制。
我们通过这个“摩托车俱乐部”演变为“摩托车帮派”的故事,得以窥见这些被边缘化的人们如何因相似的热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社区,甚至可以称之为一个家庭的“亚文化体系”的形成。
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看,该片甚至还涉及了20世纪的美国50~70年代初的文化变迁。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经历了从纯真到失落的转变,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国家层面,也深刻影响了摩托车俱乐部的发展轨迹。
该片有着借摩托车文化为锚点,深入探讨男性群体的孤独、幻灭,以及寻找个人意义和归属感的核心议题。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深度”挖掘目的,导演也刻意地通过削减过度的男性化和喧闹元素,展现了其对摩托车文化的一种修正主义重新想象,并对男性间“正确的情感联系”进行了深刻反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影片的深入,整个故事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整部影片缺乏对主要角色,以及他们形成这样的世界观的原因的深入挖掘。
尤其是女主人设的存在,几乎完全可以称之为“摄像头女主”——虽然记者主要的采访对象是Kathy,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历史也大多以Kathy的视角口述,但她最终也只是一个如同摄像头一般记录男主的工具,缺少了属于自己的独立意识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