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 前言 —●
自古以来,“长生不老”一直盘踞在人类终极愿望清单上。
从古代帝王吞服丹药以求长生,到现代医学对抗衰老的种种尝试,人类从未停止对“永生”的追逐。
这种渴望,根植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憧憬。
然而,当科技发展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新可能时,伦理边界也随之受到挑战。
尤其在当代,一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豪阶层,正以更激进、更科技化的方式,试图突破生死的界限。
布莱恩·约翰逊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富豪,他投入巨资,招募顶尖科学家,进行各种匪夷所思的实验,更是不惜将亲生儿子当做“血童”,只为将“永生”梦想从神话传说推向了现实边缘。
但这一方式到底是通往永生的捷径?还是一条充满未知风险的歧路?
●—? 布莱恩·约翰逊的“返老还童”实验 ?—●
布莱恩·约翰逊,一位美国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坐拥近10亿美元的财富!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财富足以保障一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
但是,布莱恩却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目标——“永葆青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启动了一项名为“蓝图计划”的行动,每年投入200万美元,组建了一支由30多位医疗专家组成的私人团队,全天候监控他的身体状况。
这支团队为他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规定他每天服用近百种药物和补充剂,并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布莱恩的生活,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每一步都精确计算,每一个环节都严密监控。
从清晨5点起床服用特制营养补充剂,到严格控制卡路里的3餐,再到睡前的数据记录和身体监测,他的每一天都像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蓝图计划”的初期,布莱恩的身体指标确实有所改善,皮肤状态甚至达到了22岁的水平,整体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了5岁。
只不过,这种“年轻态”的维持,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资金投入和严格的自我管理,稍有松懈便会前功尽弃。
但这仅仅是布莱恩“返老还童”实验的开端!在接触到一项关于“换血”的动物实验后,一个更大胆、也更疯狂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形。
该实验显示,年轻小鼠的血液可以使年老小鼠出现“年轻化”的迹象,反之则亦然。
受这一实验结果的启发,布莱恩决定在自己身上进行“换血”实验,他的计划是定期从自己体内抽出1000毫升血液,然后输入来自他17岁儿子的等量血液。
同时,他将自己抽出的血液注射给他70岁的父亲,希望观察不同年龄段个体之间的血液交换,是否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这个计划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舆论普遍认为,布莱恩的行为不仅缺乏科学依据,更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
人们怒斥他背弃伦理,将亲生儿子当“血童”,甚至还将年迈父亲当做“小白鼠”,如此冷血的做法,难道不是将家人的生命健康置于不顾吗?
一时间,扑面而来的争议,并没有阻碍布莱恩原计划的一切,但随之而来的现实,却很快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经过三个月的“换血”治疗,布莱恩的身体并未出现预期的“年轻化”迹象,相反,由于频繁的血液交换,他的身体出现了轻微的不适。
最终,布莱恩不得不承认实验失败,并公开表示不建议他人模仿,这次失败的尝试,并没有让布莱恩放弃对“永生”的追求。
紧接着,他又转向了其他更具争议性的方法,例如DNA编辑和面部脂肪移植。
布莱恩声称,通过编辑DNA可以将自己的衰老速度降低64%,只是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未得到充分验证。
由于他常年保持严格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身上几乎没有多余的脂肪,因此他不得不使用他人的脂肪进行移植。
出乎意料的是,此次手术几乎败得一塌糊涂,由于身体机能发出的排斥反应,布莱恩整个面部情况如同毁容一般,甚至还一度有失明的风险。
经过一周的紧急治疗,他才勉强脱离危险,但面部也留下了永久性的损伤。
布莱恩·约翰逊的“返老还童”实验,以接连惨败而结尾,即使他投入了巨额资金又能如何?最终迎来的结局,还不是“”
●— 其他富豪的“永生”探索 —●
布莱恩·约翰逊对永生的追求,并不是个例!
纵观全球范围内,许多富豪都以各自的方式,追寻着“永生”的梦想。
俄罗斯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曾提出一个更为激进的想法——“永生计划”。
他认为,人的思维是“永生”的关键,如果能够将人的思维完全移植到机器中进行存储,那么人类就能以另一种形式实现“永生”。
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伊茨科夫却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目标终将实现,他投入巨资,组建团队,致力于将“永生计划”从概念变成现实。
“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也正在进行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并已完成世界上首次脑机接口设备的人体移植。
这项技术旨在通过在大脑中植入芯片,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的直接连接,从而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甚至有可能实现意识的上传和下载。
尽管马斯克本人并未公开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是为了实现“数字永生”,但外界普遍猜测,这可能是他最终的目标之一。
这些富豪的“永生”探索,虽然披着科技的外衣,但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权力的渴望。
他们试图利用科技的力量,突破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甚至掌控生与死,这种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对伦理的漠视,引发了广泛的担忧。
尤其是“数字永生”的概念,虽然在技术上存在可能性,但在伦理和社会层面上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果人的思维可以被复制、存储和转移,那么,“我”的概念将被彻底颠覆。
一个人的身份、记忆和情感,将不再与肉体绑定,而可以存在于多个“副本”之中,这将对人类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和法律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此外,这些“永生”技术,很可能只会被少数富豪所掌握,这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造成“永生”的富豪与“凡人”之间的巨大鸿沟。
●— 科技进步VS伦理规范 —●
布莱恩·约翰逊、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埃隆·马斯克……这些富豪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着各种大胆甚至疯狂的尝试。
他们渴望通过科技的力量,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实现“永生”的梦想!纵观他们在此方面的努力,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发展与伦理规范之间平衡的深刻反思。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福祉,也带来了风险,如何在科技进步与伦理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科技创新,探索人类潜能的边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对科技发展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和监管,防止科技被用于不当目的。
对于“永生”的追求,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与其执着于追求无限的生命长度,不如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活出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红星新闻:2024年6月20日,《返老还童?让儿子给自己换血的亿万富翁近照曝光,展示3年抗衰老成果》
澎湃新闻:2023年5月28日,《那个拉上全家换血求永生的富豪,又来整事了》
环球网: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富豪要将自己变成机器人 实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