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从“投机泡沫”转向向“理财新品”
通过对稳定币进行拆解分析后,PANews发现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方向是稳定币的增长的主要动因。也就无法解释市场上的钱都去哪了这个问题。但回顾来看,我们得到的可能是一系列复杂的结论。
1、稳定币的市值在不断增长,但显然这些资金并没有大规模流入到山寨币市场当中,成为山寨季来临的初动力。
2、从以太坊的市场来看,这部分的主要稳定币USDT增长依旧有一半的增长是流入了交易所,不过似乎更可能是用来购买了BTC(因为山寨币和以太坊的市场并没有明显上涨),或者交易所内的理财产品。剩余的增长需求,可能被DeFi协议的消化。总体来看,流向以太坊的资金,更看重质押、借贷类协议的稳定收益。加密市场对传统资金的吸引力或许已经不是疯狂涨跌,而是一种新型的理财产品。
3、新场景的变化,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加密市场,也成为稳定币的新晋需求之一。另外,包括欠发达地区因基建落后,本国货币汇率不稳定等因素而选择采用稳定币的场景也在日益增多。但这部分的数据目前仍没有完全统计结果,具体的份额我们不得而知。
4、稳定币在不同的链上有着不同的叙事需求。比如Solana的增长需求可能来自于MEME兴起的交易热度。还有像Hyperliquid、Berachain、TON这种新公链的增长热度也带来一定的资金需求。
总体来看,这场资金迁徙的暗流揭示着加密市场正在经历范式转变,稳定币已突破单纯交易媒介的边界,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价值管道。一方面,山寨币没能因稳定币的增长得到大规模输血。另一方面,机构资金的理财需求、新兴市场的支付刚需、以及链上金融基建的成熟,正将稳定币推向更广阔的价值承载舞台。这或许预示着,加密货币市场正在从"投机驱动"向"价值沉淀"的历史性转折点悄然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