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几位退休老干部联名举报,解放军高官赵南起与境外人员来往密切,疑似韩国卧底,不应该担任要职。然而一年后,中央军委却选择授予赵南起上将军衔…… 赵南起,1927年4月20日生于朝鲜忠清北道清原郡。那时候,朝鲜还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他的祖父赵东植是个硬骨头,1919年参加过三一运动,反抗日本压迫,在村里挺有名气。1939年,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越来越严,赵南起的父亲赵龙九带着一家老小逃了出来,辗转到了中国东北吉林省永吉县佛堂村。 到了中国,赵南起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白天帮家里干农活,晚上跑去村里的学堂学汉字,挺刻苦。1945年日本投降,解放军来到村里宣传,赵南起被他们的精神打动,觉得这才是出路。同年9月,他走了上百里山路,找到“吉林民族解放同盟”,当上了宣传员。1947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穿上了军装,开始了军旅生涯。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赵南起被派往前线当参谋和翻译。他在战场上干得扎实,负责指挥物资运输,保住了不少关键补给线。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吉林军分区做政工,一步一个脚印,后来升到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这一路走来,他靠的是实打实的努力,没啥花架子。 1987年深秋,几封退休老干部联名写的举报信送到了中央军委桌上。信里说得有鼻子有眼,说赵南起跟境外人员,尤其是韩国那边,来往密切,怀疑他是韩国卧底,根本不该在军队里当高官。这事儿在当时挺轰动,毕竟赵南起已经是总后勤部副部长,位高权重,谁敢随便指摘啊? 举报信一上来,军委领导就坐不住了,马上组织了调查组查个水落石出。调查组把赵南起的档案翻了个遍,又核查了他这些年的工作和通信记录。结果发现,所谓“与韩国来往密切”的证据,不过是一封1979年的信件。那封信是赵南起跟在韩国的亲戚联系的,他早就按规定上报过,内容也没啥问题。调查组把情况摸清楚后,向军委汇报:赵南起没啥可疑,举报纯属子虚乌有。这封信最后被锁进保密柜,风波算是平了。 说起来,这些老干部为啥要举报?有人猜可能是因为赵南起朝鲜出身,难免让人多想;也有人说可能是退休后闲不住,想找点事儿证明自己。不过,具体原因谁也说不准,反正调查结果出来后,这事儿就没再翻出啥浪花。 1988年9月,中央军委举行授衔仪式,赵南起正式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不仅是对他几十年军旅生涯的肯定,也算是对那场举报风波的最好回应。他没被流言蜚语击倒,继续干总后勤部部长,抓后勤保障,干得有声有色。1992年,他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开始研究国防理论,挺低调地干到了退休。 2000年,赵南起回了趟韩国,算是故地重游。他见到了留在那边的弟弟,了却了一桩心愿。晚年他住在北京,过得挺平静。2018年6月17日,赵南起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他这一生,从朝鲜逃难到中国,从普通农民子弟到解放军上将,经历了大起大落,却始终没偏离正轨。
“他是我的老上级,我安排不了。”1973年,175位将军被平反复出,但很多军区都
【3评论】【8点赞】
用户10xxx04
归化者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