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山东省一位负责给考古队做饭的大娘,在捡木柴时发现垃圾堆放出一束强光,

文山聊武器 2025-04-07 18:04:36

1979年,山东省一位负责给考古队做饭的大娘,在捡木柴时发现垃圾堆放出一束强光,她走近一瞧,竟然是一颗耀眼的珠子!她趁无人留意将珠子揣进兜里,扛着十多斤的木柴,就回去生火煮饭。 李翠兰是山东农村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大娘,1979年那会儿,她五十多岁,家里就她一个人。年轻时,她跟爹妈在地里干活,学会了劈柴烧火做饭,后来嫁了人,生了俩孩子。可惜男人走得早,她拉扯着孩子长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儿子大了去城里打工,女儿出嫁后,她就守着老屋过活。村里人都知道她手脚麻利,尤其是做饭,一手粗粮窝头做得又香又软。1979年,考古队来了村里,要找个会做饭的人,乡亲们都推荐她。她也没多想,卷起袖子就去了。 考古队那帮人忙着挖土找宝贝,李翠兰就负责给他们填肚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扛着扁担去挑水,回来生火做饭。她的活计不轻,除了煮饭还得捡柴火,忙得脚不沾地。队员们干活累了,端着她做的热乎饭菜,吃得满嘴香。她呢,站在灶台边,手里攥着围裙,看着大家吃,心里也踏实。那时候她压根没想过,自己会跟什么宝贝扯上关系。 1979年夏天的一天,李翠兰跟往常一样上山捡柴火。她背着竹筐,沿着山坡慢慢走,捡些干枝枯叶。走到半道上,她眼角瞟到垃圾堆里有光一闪,挺刺眼的。她好奇,走过去扒拉几下,土里滚出一颗小珠子。珠子不大,圆溜溜的,阳光一照,亮得晃眼,摸着还挺滑。她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看着不一般啊,咋会扔在垃圾堆里?四下没人,她赶紧塞进兜里,继续捡柴。 那堆垃圾是考古队扔的,估计是挖出来的碎土杂物。李翠兰不知道,她捡的这颗珠子跟他们找的东西有啥联系。她扛着满满一筐柴火下山,回到营地就忙着生火做饭。忙活时,她手老往兜里摸,怕珠子掉了。那天饭做好,队员们吃完散了,她才偷偷掏出来看。珠子在手里掂着,泛着柔光,她越看越觉得不简单,可又不敢声张。 后来,珠子的事瞒不住了。考古队有个年轻人,叫张伟,眼尖,看见李翠兰手里攥着东西,问了一句。她支吾说是捡的,张伟拿过去一看,觉得不对劲,赶紧跑去找队长。队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拿放大镜瞅了半天,跟队员们一合计,说这可能是猫眼石,值老鼻子钱了,估计是古墓里的东西。 考古队那阵子正挖一座明代鲁荒王的墓,1979年这事儿在山东挺轰动的。他们已经挖出不少东西,珠子可能是墓里散出来的,被盗墓贼漏掉,又埋在土里。李翠兰捡的那块地方,离墓不远,垃圾堆就是他们筛土扔的。队长派人跟着她上山,又挖出一颗差不多的珠子,俩珠子一比,果然是一路货。专家后来说,这是明代陪葬品,几百年的老物件。考古队乐坏了,天天开会研究,连饭都顾不上吃。 李翠兰这边,心里可不踏实。她一开始没想那么多,觉得捡到个值钱玩意儿,兴许能换点钱,补贴家用。她家穷,儿子打工挣得少,女儿嫁得远,她老了也没啥指望。可她也知道,考古队的东西不能乱拿,私藏是犯错。她揣着珠子几天,晚上睡不着,老琢磨咋办。 珠子暴露后,她没法藏了。张伟问她咋回事,她老实交代是捡的。考古队没为难她,队长说她帮了大忙,但东西得留下。她点点头,把珠子交出去,心里松口气,又有点失落。她不是啥坏人,就是一时动了心思。那会儿农村人见识少,日子苦,看到好东西难免想抓在手里。 两颗珠子最后送去了山东省博物馆,成了展览的亮点。牌子上写着“鲁荒王猫眼石”,还提了句“村民李翠兰发现”。考古队给了她点奖金,不多,但够她用一阵子。村里人听说她捡了宝贝,都跑来看热闹,夸她运气好。她没啥得意劲儿,照旧过日子,每天挑水劈柴,平平淡淡。 这事儿对考古队来说是大收获,鲁荒王墓的发现填了不少历史空白。那两颗珠子虽小,却证明了墓里的陪葬品有多精致。李翠兰呢,没成啥大人物,但她的名字跟珠子一起留在了博物馆。她后来说,早知道是这么重要的东西,她不会留着,可惜当时不懂。

0 阅读:1918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