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5年,陈赓和彭老总爆发激烈争吵,彭:你听不听?我是国防部长,你是院长,按规定,下级要服从上级! (信息来源:凤凰历史2017.10.11彭德怀为给何人授低军衔不惜以官威“压”陈赓)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一个名叫彭启超的年轻人,他是彭德怀元帅的侄子,一家人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的父母和二伯都献出了生命,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年仅十几岁的彭启超,牢牢记住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毅然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寻亲之路。 两年多时间,他跋山涉水,避开搜捕,还与野兽搏斗,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在太行山见到了伯父彭德怀,彭德怀深深明白革命斗争的残酷性,为了让侄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决定送他去延安学习。 1943年,彭启超正式参加革命,投身战场英勇杀敌,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指挥能力,1947年,仅仅21岁的他就曾担任代理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依照功劳评定,有人提议授予彭启超上尉军衔,但是,彭德怀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他认为彭启超的革命资历还不够深,担心授予过高的军衔会引起议论,让人怀疑他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 因为这件事,彭德怀和极力推荐彭启超的陈赓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彭德怀的立场十分坚定,“你听不听,我是国防部长,你是院长,按规定,下级要服从上级,”陈赓虽然明白彭德怀是为了大局着想,但同时也为彭启超的才华感到可惜,最终他还是选择尊重彭德怀的决定。 后来,陈赓当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他请彭德怀来学院检查工作,为了缓和彭德怀和彭启超叔侄俩的关系,陈赓特别安排彭启超在一旁陪同,没想到,彭德怀看到彭启超后,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再次明确表示要公事公办,不讲私情,让彭启超离开。 即使陈赓从中调解,彭德怀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没有因此改变原先的决定。 到了1955年正式授衔的时候,彭启超的军衔评定问题又一次被摆上桌面,陈赓再一次向彭德怀力荐彭启超,希望能够授予他上尉军衔,然而,彭德怀仍然坚持他的想法和标准,认为最高只能授予中尉军衔,并且再次强调自己国防部长的身份,以此来表明他的决定。 彭德怀态度坚决,陈赓见状,只能放弃自己的想法,不再坚持,虽然对于彭启超的军衔,陈赓和彭德怀看法不一致,但这没影响他们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都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彭德怀对彭启超要求严格,这也激励着他更加努力,最终成为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陈赓和彭德怀之间的情谊,经受住了考验,他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奋斗的同志,正是这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理想,让他们即使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依然能够保持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共同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陈赓的妻子傅涯回忆说,陈赓性格开朗,为人非常坦率,每次战斗取得胜利,他都喜欢和士兵们一块儿高兴庆祝,关于她主动追求陈赓的说法,傅涯特意解释,实际上是被陈赓的个人魅力和投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吸引的,彭德怀曾经评价陈赓“脸皮厚”,这并不是严肃的批评,更像是老朋友之间开玩笑式的调侃。 彭德怀和陈赓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守原则、严格要求亲属的风范,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真挚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处理公事和私事界限分明,对自己要求很高,这种精神非常宝贵,值得我们一直学习和记住。
[太阳]1955年,陈赓和彭老总爆发激烈争吵,彭:你听不听?我是国防部长,你是院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07 15:11: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