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很可能在考虑对中国使用核武器!4月1日,美媒报道称,一群有影响力的保守派专家警告特朗普政府,美国现在还没有合适的战术核武器来对抗中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是军工复合体和保守派政客联手导演的苦肉计。 首先,关岛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核心军事枢纽,部署着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海军基地,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点。但近年来中国东风-26导弹的部署,让关岛直接进入了关岛杀手的射程范围。这种战略威慑让美国如芒在背,却又无力在常规武器上与中国抗衡,只能拿核武器说事。 其次,特朗普一直对"小型核弹"情有独钟。早在2018年,他就推动过B61-12核弹的升级计划,试图降低核战争门槛。如今保守派专家重提旧事,无非是想借着"中国威胁"的幌子,为特朗普的"核弹优先"政策背书。 更讽刺的是,报告中提到的"中国扩核"数据完全是夸大其词——中国核武器数量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且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政策,反倒是美国自己在过去五年里不断扩充核武库,甚至计划在欧洲部署携带核弹的F-35A战机。 特朗普的商人本质在核问题上暴露无遗。他一方面通过媒体吹风,暗示中国可以通过购买美国产品、投资美国经济来换取核协议,甚至宣称"核武器也能明码标价";另一方面又在台海问题上玩火,通过修改外交措辞、支持台独势力来制造紧张氛围,为核讹诈造势。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和他在贸易战中漫天要价的套路如出一辙。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正在借势疯狂捞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在扩建"海马斯"火箭炮生产线,雷神公司也在加速研发新型核巡航导弹。这些企业通过游说政客、资助智库、操纵舆论,将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变成了自己的摇钱树。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奥斯汀在离职后加入雷神公司董事会,这种"旋转门"现象早已成为美国政治的隐患。 面对美国的核讹诈,中国展现出了大国定力。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一旦遭核打击,坚决无条件无情地核反击"。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既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诚意,也彰显了捍卫主权的决心。 技术层面,中国的核反击能力早已今非昔比。东风-26导弹不仅能携带核弹头,还具备"无依托机动发射"能力,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部署、快速打击。 更关键的是,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核三位一体体系,从陆基导弹到战略核潜艇,再到轰-6K轰炸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核威慑网络。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对称优势,让美国的核讹诈失去了实际意义。 很多人担心,特朗普的激进政策会将世界拖入核战争的深渊。但现实是,核武器作为"终极威慑",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防止战争。即使是最疯狂的政客,也不敢轻易按下核按钮——因为他们清楚,核战争没有赢家。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每次炒作"中国威胁",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2016年炒作"中国导弹覆盖关岛",是为了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2025年重提旧事,则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为军工复合体输血。这种"狼来了"的游戏,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 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美国国会正在推动一项法案,试图恢复B-52H轰炸机的核打击能力,而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放宽核武器使用门槛。这些举动都在一步步降低核战争的"红线"。如果美国继续玩火,最终只会玩火自焚。 最后想问一句:当美国政客在白宫里讨论如何用核武器对付中国时,他们是否想过,一旦核战争爆发,那些被他们视为战略支点的关岛居民,会成为第一批牺牲品?而那些在军工复合体操控下的普通美国民众,又有多少人真正支持这种疯狂的冒险? 信源:美保守派警告特朗普:美缺乏对付中国的战术核武器——观察者网
特朗普误判中国实力,如今陷入进退维谷之境!在特朗普的认知里,他自诩为全球顶尖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