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的书法师承母亲杨氏,她在母亲的教育下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特征。后来,她全面学习了王羲之的书法,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目前现存的武则天书迹有《荐福寺题额》《崇福寺题额》和《升仙太子碑》。前两者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分别是“荐福寺天后飞白题额”和“崇福寺武后题额”。《升仙太子碑》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件作品,也是研究武则天书法最重要的对象。这块碑是在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时,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途中在缑山升仙太子庙留宿时,因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自书写。碑文表面上记述了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故事,实际上是歌颂了武周盛世。书法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上的“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写,笔画中留有丝丝露白。碑文共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关于碑文的确切书体,在《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的评论是:“此碑以行草入碑,点画圆转,粗细有度,草法规矩,结字谨严,章法疏朗,字字独立,不相连属,结体自称,有如章草之章法。”
“书法已经发展到这程度了?!”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