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从2022年下水到现在,福建舰已经完成了7次海试,平均每次间隔才10天。您猜怎么着?美国“福特”号当年因为电磁弹射故障,直接延误了7年服役,咱这速度已经是火箭级别的了! 但即便如此,军方还是不敢有半点儿马虎,毕竟这是咱们的首艘电磁弹射航母,技术验证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先说这最重要的电磁弹射系统。福建舰用的是咱自主研发的中压直流技术,比美国“福特”号的交流系统先进了不止一代。这套系统能在瞬间输出超强电力,而且稳定性极高。 就拿去年第七次海试来说吧,福建舰在3天内连续弹射了30多架次“小红车”(模拟舰载机),结果显示弹射成功率高达99.6%。而美国的“福特”号同期测试时,故障率还在5%以上呢! 不过,技术先进也有烦恼。福建舰是常规动力航母,要支撑电磁弹射这种“电老虎”,电力系统压力可想而知。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综合电力系统,就像给航母装了个超级充电宝。但即便如此,第七次海试时还是暴露出了一些电力波动问题。 当时甲板上的雷达突然出现短暂信号中断,后来发现是储能装置在高负荷运作时出现了散热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隐患,军方直接把海试时间延长了5天,光调试就花了1200多个工时。 福建舰用的8台国产蒸汽轮机,总功率超过20万马力。去年第三次海试时,轮机舱温度一度飙升到65℃,差点引发设备过热。后来工程师们给轮机加装了智能温控系统,才把温度稳定在50℃以下。 而这一难题换来的,是系统能在0.1秒内调整输出功率,相比美国的同类设备快了3倍不止! 至于雷达电子设备的调试也是个大工程。福建舰装了32面相控阵雷达,这些雷达就像航母的“眼睛”,能同时追踪2000个目标。但要把这些雷达集成到舰岛上,难度堪比把32台超级电脑塞进一个冰箱里。 去年第五次海试时,雷达系统突然出现误报,后来发现是线缆接口松动。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军方还是直接把整个舰岛拆了1/3,重新布线。这一修就是45天,连造船厂的老师傅都感叹:“这活儿比绣花还细!” 舰载机适配更是慎之又慎。歼-15T弹射版已经完成了触舰复飞测试,但要真正实现全天候起降,还得闯过“着舰钩寿命”这道坎。 着舰钩每次钩住阻拦索时,承受的拉力超过50吨,相当于用一根筷子吊起5头大象。为了测试着舰钩的耐用性,军方连续进行了2000次起降模拟,结果显示着舰钩寿命比设计指标延长了30%。 至于空警-600预警机,现在还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您想想,这么大的飞机要在航母上起降,还得保证雷达不干扰其他设备,这难度可想而知。军事专家邵永灵在央视新闻中提到,空警-600的测试进度比预期快了15%,但要真正上舰,还得等福建舰的雷达系统彻底稳定下来。 其实,军方心里也着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在去年的记者会上就说过:“福建舰的服役时间,取决于技术成熟度,而不是时间表。”但即便如此,军方还是定下了2026年前形成战力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海军专门成立了“电磁弹射专项攻关小组”,每天24小时轮班调试设备。造船厂的工人更是三班倒,连春节都没休息过。 说到底,福建舰的延迟服役,恰恰体现了中国海军的严谨。就像马伟明院士说的:“我们要的不是‘差不多’,而是‘绝对可靠’。”毕竟,这是中国走向深蓝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儿闪失!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福建舰第七次海试后,西方媒体彻底沉默了,他们始终想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什么西
【56评论】【182点赞】
重庆-草帽王
这是个钓鱼贴,肯定是内奸!
天天打牙祭
哈哈 牛逼 这些机密你都知道[思考]
一个讲德语的人
假新闻吧?弹射成功率99.6%?那就是1千次失败4次,要摔掉四架飞机??还有这种内幕数据能让你知道??
心情
30次测试,怎么得出99.6%成功率的?
猛虎上山
四年长吗?
卢卡斯
那就搞死这个内奸
田鹏
感觉小编就在航空母舰上
嘟嘟嘟
技术问题呗
两三木
内鬼写的!
用户11xxx53
飞机没任务的时候,能不能站在甲板上甩几杆[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