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7月11日,为了夺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西摩尔指挥借着埃及发生内乱的机会,炮击了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炮台,向这座城市发起了进攻。 为此西摩尔在亚历山大港外集中了“亚历山德拉”、“苏丹”、“君主”、“庄严”、“无敌”、“不屈”、“特缪兰尔”和“佩内洛普”等8艘铁甲舰。 在这8艘铁甲舰中,“不屈”号铁甲舰在中国有个更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音译的“英弗莱息白”。作为北洋水师“定远”级铁甲舰设计时主要参考的舰型之一,她也算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一笔。而作为此时地中海舰队中最新式、吨位最大、防护最好、火炮口径最大的一艘铁甲舰,“不屈”号在战斗中的表现也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战后的统计,在长达10个半小时的战斗中,“不屈”号的4门16英寸前膛线膛炮共发射了88发炮弹。这个射击速度可以说有些慢了,平均算下来大约每半小时才发射1发。 射击精度方面,虽然因为射击速度慢,两次发射间隔时间长,射击诸元在这期间变化很大,每次发射都需要重新瞄准,不过“不屈”号的射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精确的,猛烈的舷侧齐射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说,“不屈”号的防护能力经受了考验,损失微乎其微,火力也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应该算设计比较成功了。#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图像大历史##北洋水师#
空突的6x6装甲山猫加装161自动榴弹发射器和171重机。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