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孝贞显皇后(慈安)去世144周年。她是在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刻去世的
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人,广西右江道累进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生,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咸丰元年(1851年)选中秀女。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被诏封为贞嫔,同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宫,一同进宫的还有英嫔。尚未举行册封礼,于五月二十五日又被诏封为贞贵妃。尚未举行贞贵妃册封礼,于咸丰二年六月初八日贞贵妃又被诏立为皇后,同年十月十七日举行皇后册立礼,时年16岁。咸丰二年十二月初二日追赠皇后父原任工部郎中穆扬阿为一等承恩侯、母宗室氏为侯妻一品人、生母姜氏为侯妻一品人。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初八日,随咸丰帝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咸丰帝死的当天就被尊为皇太后。于咸丰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初一日开始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时年25岁。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二十五日加上徽号“慈安”。同治元年八月十八日追赠慈安皇太后曾祖父原任陕西延绥镇总兵官策普坦、祖父原任西宁办事大臣福克精阿、父原任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为三等公,追赠曾祖父、祖父、父之妻为公一品夫人。
同治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因同治帝大婚,加上“端裕”2字。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九日因同治帝亲政,加上 “康庆”2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十日,因同治帝病痘,与西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初三日,分别加徽号“昭和”“庄敬”4字,至此徽号为“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刻崩于钟粹宫,享年45岁。三月十一日未时大敛。梓宫停放在慈宁宫正殿。三月二十日卯时梓宫从慈宁宫奉移到观德殿暂安。五月十三日上午在观德殿举行册谥礼,谥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光绪七年九月初九日寅时梓宫从观德殿奉移东陵,九月十三日到普祥峪定东陵,梓宫停在隆恩殿正中。九月十六日辰时在隆恩殿行迁奠礼毕,将梓宫奉移到方城前的芦殿内,放在龙輴上。光绪七年九月十七日卯时葬入地宫。九月二十二日神牌升祔太庙。
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二十四日加上“诚靖”2字。最终谥号是“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她的谥号比皇后额定的16个字少2个字。简称孝贞显皇后,后世多称之为慈安皇太后、东太后、慈安。
慈安梓宫奉移山陵,慈禧和光绪帝未亲自护送。入葬时也未参加永安大典。理由是群臣劝阻,慈禧有病刚刚见好,不宜远行;光绪帝年幼,不能离开皇太后。
慈安是清朝晚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与慈禧共同发动了辛酉政变;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20年。能够与慈禧合作长达20年,表明她是一位非等闲人物。
慈安陵在1945年下半年初盗,至今尚未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