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事件后,怎样看待新能源汽车? 3月29日晚上,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名乘客身亡。据悉,事故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 事故发生后,不仅小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更是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电池安全甚至新能源汽车好还是不好的广泛热议。 一部分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没有核心技术,安全性差,还是燃油车好,有技术含量(如发动机、离合器等),安全性好。 一部分人认为苹果公司用10年时间、投入几百元美元、网罗全球汽车方面领军人物,都没有造出让乔布斯满意的新能源汽车。而雷军仅用3年时间、投入100亿元就造出小米SU7,不符合经济规律。 一部分人认为原来的燃油车企业以“安全第一”,而现在一部分新能源车企业以“营销第一”,不敬畏生命,不敬畏速度,反而大力宣传“激情、热血澎湃、超越极限和信仰”,让人迷失自我。 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被夸大,“智能驾驶”被很多人认为是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这次事件,被人评价为“一个不成熟的公司,一个不成熟产品,一群不成熟的年青人购买”。 小米事件,带给我们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是人死为大。无论怎么样,三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都让人难过,我们要做的是以后如何切实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二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理念。要以燃油车企为榜样,克服浮躁心理,踏踏实实造好车、造安全车,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造新能源车,乔布斯不如雷布斯”的观点可以休矣。 三是正确宣传新能源汽车。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过多宣传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舒适度、智能驾驶,而对安全度宣传不够。其实,自动驾驶从L0到L5共6个等级,L3是一个坎,只有L3级以上,你的手才可以部分离开方向盘。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都是L2级,L3级全球只有奥迪A8、奔驰S、特斯拉model3、沃尔沃XC90四款车。 四是正确看待新能源汽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汽车领域基本上没有实现。一方面汽车行业属于工业的高端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长,利润丰厚;另一方面我国属于能源短缺国家,大量上燃油车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于是“换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就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也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我们经过百般挫折才得到的,也是下一步科技强国的基石之一,绝不可轻言放弃。 小米事件给我们敲了一击响钟,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让老百姓享受到它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高性价比。
小米事件后,怎样看待新能源汽车? 3月29日晚上,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行驶
有点凉意的
2025-04-07 01:57: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