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和25年
18年有几个利空,金融去杠杆,叠加中美贸易问题。18年10月份的企业家会议被视为见底的一个重要信号。25年其实有个很大的不同点,今年稳楼市和稳股市被写在文件里,企业家会议也开了。
其实今年就只有一个不确定性就是中美贸易。和2018年的多个利空相比,2025年其实就一个。
这里面的事情你们仔细回想下,不好写。
25年和18年比我们强太多了。那年有个28NM都可以摇摇晃晃的被当成高科技,很多设备和材料都有短板,软件操作系统受制于人。2025年纯血鸿蒙出来了,新凯莱之前其实已经有光刻机自主可控的传言。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龙头公司从2017年的一亿多利润,到2024年的五六十亿利润。晶圆代工的龙头,那时候还在讲14NM的逻辑,现在已经可以听到5.5NM的传言。我们最受制于人的软件和硬件,有了非常大的突破,这和2018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还有最最重要的,2025年的军事实力比2018年强了很多。可以看看一些视频讲2016年的一些事情。现在和那时候的军事实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军工中间也经历过一轮大牛市。含能材料能覆盖的地方,都是可以和我们心平气和讲道理的地方。
科技的自主可控,军工的突破,是2018年我们根本不具备的,这是我们的底气。
估值情况,上证指数从2018年初的1.82倍PB,在几个利空的加持下跌到了1.25倍PB。而目前上证指数的估值是1.33倍PB。就算在再有当年的那几大利空,我们估值下行空间有限。更何况目前只有一个利空,所以下跌的风险本身可控。
2023和2024连续外资的流出,国家队进场。去年一直说的一些利好一直没兑现,本身其实就是在等这次的利空出来。对方先出牌,我们才会出牌。包括平准基金,到现在也没出来。所以去年有朋友说平准基金,我说不可能那么快出来,敌人还没出牌,我们的平准怎么可能就出来。
最后做个总结,2018年是有好几个利空,而且我自己的理解中美贸易不是最大的利空。2018年起跌的估值比2025年要高很多。2025年储备的利好政策比2018年要多。
利空比2018年少,估值比2018年低,储备的政策比2018年要多,我们的科技和军事实力比2018年要强。怕个毛。
晚上官媒的文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