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这波操作堪称“小国骑墙派”的经典教材!前脚刚给美国递上“投名状”,后脚就被中国“温柔敲打”。 洪玛耐政府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的戏码,本质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焦虑,但玩脱了就容易变成“两边不讨好”的闹剧。 先看美国这边,这次关税制裁堪称“精准打击”。成衣业占柬埔寨出口半壁江山,而美国是其最大买家。 美方的制裁逻辑堪称魔幻:把贸易顺差除以出口总额算出“平均关税”,再腰斩作为加税依据。这种“我觉得你有罪”的算法,连国际舆论都吐槽“数学老师要哭晕在厕所”。 洪玛耐政府慌了神,连夜给特朗普写“求饶信”,甚至把美国牛肉关税砍到地板价,结果尴尬了——柬埔寨全年进口美国货还不够塞牙缝。 这种“蚊子腿上刮肉”的让步,根本填不满美国胃口。更迷惑的是,他们转头对中国进口商品维持高关税,直接让中国官方用“命运共同体”三连发来划红线。 洪玛耐刚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亟需通过外交成绩巩固地位。但他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局:国内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国际上中美博弈持续升温。 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左右横跳”的生存策略——一边给美国写“求饶信”,一边高调出席中国援建项目启用仪式,宣称“不针对第三方”。 这种“吃着中国饭,还想砸美国锅”的操作,让国际观察家直呼“柬埔寨版骑墙派”。但洪玛耐的算盘打得很精:中国投资是维持政权的根本,美国制裁可能动摇执政基础。 他试图用“关税换安全”,但美国显然不吃这一套。就像网友调侃的:“你以为给美国当舔狗能换平安?人家连正眼都不瞧你!” 面对柬埔寨的“反复横跳”,中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强调双边贸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悄悄推迟关键项目审批。 这种“软施压”让洪玛耐坐立不安,紧急召见中国大使表忠心。历史经验显示,柬埔寨的“亲美”往往是阶段性的——2016年也曾高调“联美”,但转头就和中国签零关税协定。 这次“倒向美国”,本质上是危机公关——需要在关税生效前展现“努力”,给国内民众交代。中国的耐心源于对柬埔寨经济命脉的掌控:电力、基建、农产品出口都深度依赖中国。 这种“经济脐带”让洪玛耐不敢真正“断奶”。 洪森家族执政多年,深谙“”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的道理。他们既需要中国的投资和安全保障,又害怕美国的制裁和“”颜色革命“”。 这种“对冲策略”虽然让中国不满,但也避免了柬埔寨完全倒向西方。中国的“战略定力”则源于清醒认知:与其逼迫选边站,不如用“经济胡萝卜”拴住它,同时通过区域合作扩大影响力。 从长远看,洪玛耐的“亲美”不过是权宜之计。当美国关税大棒真正落下,柬埔寨经济遭受重创时,必然会再次“跪求”中国援手。 而中国的“以静制动”,正是看透了这种“撒娇式外交”的本质——在中美博弈的棋盘上,柬埔寨终究是个“马前卒”,而不是“棋手”。
柬埔寨这波操作堪称“小国骑墙派”的经典教材!前脚刚给美国递上“投名状”,后脚就被
红雯看国际
2025-04-06 15:55:14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