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川普的大棋
——
美国的红脖子群体(美国中下层白人劳动阶层,尤其是农村或工业区的民粹保守派)是很可怜的一群人。
他们被全球化进程边缘化,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靠小镇工厂、农业或卖地给炼油厂吃饭,在技术进步和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下逐渐失势。他们支持特朗普,看中的是他MAGA口号,希望找回过去的尊严,但实际上却被特朗普利用——因为过去怎么可能时光倒流呢。
反观特朗普,他也是被高科技资本家和华尔街的利益集团牵着走,成了更大博弈里的棋子。表面上,他通过关税和“美国优先”的口号为红脖子发声,但实际上,他的政策和权力却在某种程度上被硅谷和金融精英所左右。
比如,像埃隆·马斯克和彼得·蒂尔这样的科技巨头,他们的野心远超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指向一个高科技主导的未来社会。这种未来常被外界描述为带有赛博朋克特征或高科技独裁倾向。
马斯克通过Neuralink、SpaceX等前沿项目,以及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深度介入权力核心(即使他退出DOGE,也会继续影响白宫议程),试图改造美国的政治结构。蒂尔则通过Palantir的大数据监控和对特朗普政治盟友的支持,幕后推动一种将传统权力去中心化、转而集中于技术精英的体系。
批评者担忧,这可能催生一个由少数科技寡头掌控的社会秩序,在这样的体系中,普通人难以置身其外,也难以真正获益。特朗普虽然在舆论场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但在整个结构性转变中,他更可能是这些深层力量的“棋子”,而非真正的布局者。
这样看来,底层的红脖子其实只是这盘政治“大棋”里最容易被牺牲的“耗材”。
你以为特朗普不懂慈禧式的“向万国开战”是自杀行为?我觉得他再蠢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他的关税解放日,表面上是兑现对红脖子的选举承诺,给他们一种“有人为我们出头”的短期安慰,但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表演。
历次中美贸易冲突表面声势浩大,但大多数关税最终通过价格链条传导,落在了美国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身上。红脖子群体真正获得的实际收益甚微,而关税政策中的很多内容,往往又会在外交谈判中逐步退让甚至取消。
真正受益的,是那些在减税、去监管政策中大举扩张的科技资本。表面上他们与特朗普貌合神离,实则并未真正反对全球化与技术加速。就像马斯克最近在视频中表态支持美欧之间实现零关税,他并未被“美国优先”这类话术所绑定,反而在推进一个更开放的技术市场格局。这种趋势只会进一步压缩传统劳动者的空间,而在共和党和特朗普治下,底层不会因此有足够的社会保障网托底。
当然,红脖子群体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受害者。他们支持特朗普,并不只是“被忽悠”,而是在主流精英多年冷漠之后主动做出的政治选择:哪怕是孤注一掷,也不愿再当看不见的群体。他们更看重的是“有人代表他们呐喊”的象征意义,而不在乎呐喊是否会转化为持久的改善。
所以,说他们是“耗材”也许有些残酷,但的确道出了结构性的悲剧:他们确实在用选票表达意志,只是最终结果往往背离了他们的初衷,在历史巨轮下成了最无力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