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录制现场灯光刺眼,王蓉素面朝天冲进演播厅那刻,就注定了这场真人秀的残酷规则。 节目组临时通知艺人到场补录,其他选手带着精致妆容亮相,只有她连口红都没涂。 提议调整舞台效果时,有人阴阳怪气"搞艺术能当饭吃?",淘汰结果公布的刹那,她攥着话筒的手背青筋凸起:"这个分数我不认!" 娱乐圈的镜头总是偏爱会来事的人。当95后爱豆靠着撒娇三连登上热搜,当流量明星用机场街拍维持曝光,这个在小县城商演时被起哄"精神病"都不辩解的女人,默默把微博当音乐日记本更新。她的《爸爸妈妈》突然在短视频翻红那天,热搜词条下全是"这歌居然是她唱的"的惊讶——你看,观众总是后知后觉发现真金。 节目组投票页面要划屏七次才能找到她的名字,就像商场打折区被压在底层的孤品。有人笑她不懂运营粉丝,可当她在露天舞台唱《我不是黄蓉》时,台下五十岁阿姨跟着跺脚打拍子的力度,不比任何应援棒阵势弱。那些年说她"过气"的人不会懂,能在菜市场音响和广场舞神曲夹击中杀出血路的老歌,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流行。 现在打开音乐软件,王蓉新歌评论区总有年轻人考古打卡:"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敢在镜头前摔话筒的姐姐啊!"你们说在这个精修图都要P三遍的娱乐圈,这种把"不服"写在脸上的真实,是不是比任何完美人设都带劲?
深夜录制现场灯光刺眼,王蓉素面朝天冲进演播厅那刻,就注定了这场真人秀的残酷规则。
圣诚看娱乐八卦
2025-04-06 11:52: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