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群山争夺空间的战争中生长起来的贵阳老城,没有余裕对城市进行审美的规划和精致的雕琢。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每个时代的需求,在逼仄的街巷里短兵相接,此消彼长的城市改造工程不断重塑着城市面容,在这样的空间争夺战中,老贵阳城的市井余韵和从容悠闲,随着空间的不断萎缩和改变而悄然消散,被层层围栏和地下通道分割了的人行道上,挤满了各种车辆,外卖员的摩托在行人的缝隙间穿行。这样的老城,已经容不下悠闲的步幅。 因此,尽管突破了群山围堵的新城区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穿过黔灵山隧道,这座拥挤的山城马上呈现了另一番风景:与群峰争高的座座高楼从绿植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条条大道如翠色葱茏的长廊将建筑群落串连起来,高大的法国梧桐、香樟树与缤纷的四季花卉交织成荫,形成天然的“绿伞”,树影斑驳的步道与自行车道平行延伸,人车分离的设计,使骑行道紧邻车流却以绿植缓冲,步行道则藏身于树荫深处,路面铺设透水沥青或木质栈道,搭配中式景墙、廊架和休憩长椅,绿带中巧妙嵌入自动售货机、共享服务亭和宠物友好区,市民可随时驻足小憩,或在户外座椅上捧一杯热饮,看骑行爱好者穿梭于林间光影,感受都市的桃源意境。
贵州贵阳,有一位阿姨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废品站的时候,发现废品站门口摆放着一张
【9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