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甲午之败是败在一个两个三个坏人手里,这其实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历史绝不会因为多了几个邓世昌、左宝贵、聂士成就能改变甲午结局。在当时,清廷就认为甲午的接连战败是李鸿章、丁汝昌等畏敌如虎造成的,于是在1894年底到1895年初,将甲午总指挥从李鸿章换成了刘坤一,还专门招募湘勇重建湘军远赴东北作战,结果依然是屡战屡败,一溃千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甲午之败,并非几个坏人就能造成的,反而言之,挽救危局,也不是几个好人就能做到的。甲午的敌人,他们不是通过几个好人取得的胜利,他们改革了制度,建立了近代化陆军和海军,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科技人才、经济人才、外交人才等,有完好的情报、后勤系统,整体上不勾心斗角而是团结一心一致对外,而清正好相反,于是一胜一败则是必然。
1853年,太平天国拥众60万,战舰万余艘,杨秀清喜笑颜开。罗大纲告诉他:“东王
【6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