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买的墓竟住着陌生人!网友直呼太离谱 2010年上海男子施某花2.38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4-05 14:54:20

15年前买的墓竟住着陌生人!网友直呼太离谱

2010年上海男子施某花2.38万元购置的50年使用权墓地,在2025年父亲去世时竟惊现他人墓碑。这场跨越15年的"阴阳错位"揭开殡葬行业管理乱象——施某按合约前往安葬,却发现墓穴早在2020年就被二次销售,逝者家属遭遇"无处安魂"的荒诞现实。

合同显示施某2010年与上海某陵园签订墓位使用协议,明确标注使用期限至2060年。2025年2月,施父离世后家属准备落葬时,赫然发现墓位已竖立他人碑石。陵园承认系"工作失误",却无法解释为何2013年就将该墓穴二次出售。

法律判决撕开行业遮羞布。法院认定陵园构成根本违约,2025年4月判决解除合同并赔偿35万元。但赔偿金填补不了情感创伤——施某痛诉:"父亲骨灰至今滞留殡仪馆,这比索赔金额更令人心寒。"

行业暗箱操作浮出水面。调查显示,该陵园电子档案系统存在"阴阳台账",同一墓位在不同终端显示不同归属。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销售员已离职,关键交接记录缺失,暴露出墓位管理形同虚设。

事件触发行业地震。中国殡葬协会紧急出台《墓位销售透明化指引》,要求全国2.3万家殡葬服务机构在2025年底前完成区块链存证系统建设。上海市民政局突击检查发现,31%的墓园存在电子档案不完整问题,目前已立案查处8家机构。

这场荒诞剧折射出更深层危机。全国墓地均价从2010年的1.2万元飙升至2025年的8.7万元,部分地区出现"墓位证券化"投资乱象。专家指出,随着1990年代购置的墓穴陆续进入"20年缴费周期",类似纠纷可能迎来爆发期。

当生命的终点站变成生意场,监管必须跑在投机前面。上海已试点"购墓公证确权"制度,北京推出"智慧陵园"电子围栏系统。但比技术升级更迫切的,是重拾对生命的敬畏——毕竟,对逝者的尊重,丈量着文明的尺度。

参考资料:光明网《离谱!上海一男子15年前给老父亲买的墓,现在却“住着”别人》

0 阅读:180
姜海楠聊社会

姜海楠聊社会

品社会百态,看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