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9日凌晨,李宗仁下令将监视在卫家左右的宪警全都撤去,被软禁的国民

文史记叙录 2025-04-05 10:34:38

1949年1月29日凌晨,李宗仁下令将监视在卫家左右的宪警全都撤去,被软禁的国民党上将卫立煌韩权华同乘私人汽车悄然离开,一路之上有惊无险,平安到达了上海。

西安事变后,卫立煌得到周总理的教诲,决心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抗日事业中去,而蒋介石却很不高兴,不但一次又一次地削掉卫立煌的兵权。

而且在1947年东北战败之后,卫立煌就被蒋介石关了起来,蒋介石下令,让一队宪兵二十四小时守在卫立煌的家门口。

而且卫立煌的住处,还有十几个特工,监视着卫立煌的一举一动,卫立煌想要逃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他的朋友前来看望,也被两道关卡给挡了下来。

卫立煌最初被软禁的那段时间,顾祝同并未现身,直到1949年1月上旬,他亲自到卫家,要卫立煌一家飞往台湾,卫立煌却以夫人韩权华重病为由,表示暂时无法离开。

顾祝同将信将疑,进了房间,发现韩权华的确是重病在身,脸色蜡黄,一副快要死掉的样子,他也不好强求,毕竟卫立煌是他多年的同事,也算是老相识了,给点面子也是应该的。

顾祝同离开之后,特工们对待卫立煌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点,不过他们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控,正当卫立煌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之时,蒋介石宣布退位。

蒋走后,代总统李宗仁致电卫立煌家,表示自己会马上下命令,将他们家门口的宪兵和特务全部撤走。

卫立煌这才放下心来,没想到宪兵已经走了,家里的特工们却不肯走,声称在没有毛人凤的允许之前,绝对不能走。

而毛人凤知道李宗仁决不会再让自己在保密局中呆下去,便提出辞职,李宗仁应允,将徐志道代为机要处主任。

此时蒋介石在溪口操纵局面,指示毛人凤率领机密局总部的一千多名核心特工前往上海,徐志道知道自己手中的所谓保密局,其实只是空有一个名头罢了。

而那几个特工嘴上说着只听命于毛人凤,不肯走,但因为毛人凤已经跟着蒋介石下台了,再加上他现在还在上海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他们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

恰在此时,卫立煌被释放,从南京逃往上海,再被偷运至香港,逃避了被软禁,重拾了自由,然而,香港的生活却使卫立煌面临新的困难。

香港尽管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国民党的间谍依然可以在这里横行无忌,卫立煌随时都会遭遇不测,生命也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可悲的是,他最好的朋友杨杰,在香港被一名国民党特工刺杀,而他的朋友贺耀祖,则是在一夜之间,逃之夭夭。

卫立煌的生活很艰难,经常都要搬到别的地方去躲避,一家人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奔波。

没有了经济来源,卫立煌想要做生意,却被人坑了一把,家里剩下的银子都花光了,家里一下子变得一贫如洗,最后只能寄居在一位故人的家里。

就在卫立煌一家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封来自内地的请柬,却像是一颗定心丸,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卫立煌的回归,就像一道闪电,震动了整个中国。

这个曾经被蒋介石囚禁起来的将军,现在已经投降了,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闻,在国内和国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应。

回来后卫立煌见到了老朋友,几人相谈甚欢,但卫立煌的心情,却并不是很好,他觉得自己还是个战犯,而他那些曾经的老朋友都已经成为元帅了。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在国际局势复杂的情况下,卫立煌的回归,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给了国民巨大的鼓舞。

卫立煌回国后,在国内身居要职,虽然卫立煌的回国,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时代的潮流所迫,蒋介石在军政两方面的失败,使得他不可能永远囚禁着卫立煌。

而新中国政府的胸襟与真诚,也令卫立煌以及那些潜逃至台湾的国民党将领,看到了一丝希望。

但卫立煌刚回到祖国不久,就病逝了,周恩来亲自主持了追悼会,许多党政领导也出席了追悼会。

卫立煌将军的去世,令人扼腕叹息,但他的功绩超过了他的过错,他始终在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为人正直、光明磊落,纵观卫立煌的生平,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