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邹韬奋与夫人沈粹缜结婚时留影。1923年,邹韬奋在苏州女子职业学

世界通 2025-04-04 21:27:30

1926年1月,邹韬奋与夫人沈粹缜结婚时留影。1923年,邹韬奋在苏州女子职业学校演讲时与沈粹缜初遇。沈粹缜是该校学生,思想进步,对邹韬奋的救国言论深感共鸣,主动写信交流。邹韬奋曾以“共同奋斗救国”为名向沈粹缜求婚,称“若你同意,我们便一起为理想献身”。沈粹缜回信:“救国不分男女,我愿同行。”两人于1926年成婚,未办婚礼,仅以《生活》周刊同事聚餐庆祝。 邹韬奋常将稿费全数投入《生活》周刊运营,导致家庭经济紧张。沈粹缜调侃:“你的钱养刊物,我的工资养家,我们分工明确。”邹韬奋笑答:“夫人是家庭财政部长,我甘当‘无产阶级’。” 1936年,邹韬奋因“七君子事件”入狱,沈粹缜探监时缝制棉衣,在夹层中藏入纸条,写“家中一切安好,勿念”。邹韬奋回信:“衣暖身,字暖心。” 抗战时期,邹韬奋遭通缉,一次转移中为掩人耳目,沈粹缜挽其手臂扮作商人夫妇。邹韬奋紧张到同手同脚走路,沈粹缜低声提醒:“老爷,您这步子像踢正步,哪像做生意的?” 沈粹缜常帮邹韬奋校对稿件,孩子耳濡目染,学龄前便认得“抗日”“自由”等字。邹韬奋笑称:“我家编辑从娃娃抓起。” 1944年,邹韬奋病逝前,将一件旧衣交予沈粹缜,衣上少了一枚纽扣,嘱咐:“替我补上,将来留给孩子们,教他们记住‘人生要完满,需自己缝补缺憾’。”这枚纽扣现藏于上海韬奋纪念馆。 邹韬奋去世后,沈粹缜独居五十余年,守护丈夫遗物与精神遗产。她晚年笑言:“他欠我一辈子‘饭钱’,来世得还。”

0 阅读:0
世界通

世界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