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渔民在南海拉网时,竟然捞上来一枚珍贵的美国MK-46鱼雷,这可是当时

混沌于浮云 2025-04-04 20:15:06

1978年,渔民在南海拉网时,竟然捞上来一枚珍贵的美国MK-46鱼雷,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鱼雷,渔民们欣喜若狂,赶紧上报国家,不想竟立下大功,这枚MK-46让中国的鱼雷技术瞬间缩短二十多年的差距,影响非常深远- 1978年10月,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文昌县的渔民像往常一样出海捕鱼。收网时,他们发现网里多了个沉甸甸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个金属物件,外壳上还有英文标记。当时大家都没见过这玩意儿,但凭直觉觉得不简单,于是赶紧送到附近的海军基地。专家一鉴定,确认这是美国MK-46鱼雷,技术含量高得让人咋舌。这事儿一上报,国家立刻重视起来,毕竟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MK-46鱼雷在当时绝对是全球顶尖水平。它的射程能到7300多米,下潜深度超过360米,攻击深度甚至能达到1370多米,速度快到每小时51公里以上。更厉害的是,它用的是主被动联合声自导技术,能自己找目标,精准打击。动力系统靠奥拓热动力,续航能力强,还能在失去目标信号后浮在水里等着,信号一回来就继续追击。这技术在70年代简直是划时代的,中国当时根本没法比。 1978年那会儿,中国的鱼雷技术还挺落后。最先进的鱼-3型鱼雷,射程、速度和制导能力都跟MK-46差了一大截。西方国家还对中国搞技术封锁,想追上世界水平难上加难。这枚MK-46的出现,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国家马上组织科研团队研究,几个月下来,硬是把主被动声自导和奥拓热动力这两大核心技术给摸透了。这一步,直接让中国鱼雷研发少走了好多年弯路。 MK-46鱼雷到手后,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干。拆开外壳,研究零件,分析原理,硬是把这外国货的“秘密”给挖了出来。主被动声自导技术让中国鱼雷的命中率大幅提升,奥拓热动力技术则解决了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些突破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打破封锁的一次胜利。过去要几十年才能赶上的差距,因为这枚鱼雷,时间被大大压缩,中国海防实力也跟着上了一个台阶。 这事儿传开后,渔民们干劲更足了。1979年,他们又在南海捞到一枚MK-46鱼雷,照样送给了国家。后来几年,他们还打捞到不少外国设备,比如2011年的英国探测器和2012年的美国水下无人机。每次发现都给科研部门提供了宝贵资料。别看他们只是普通渔民,出海捕鱼却像在给国家“站岗”,真有点“第二海军”的意思。 2018年,国家专门表彰了这些渔民。仪式上,十几个老渔民站成一排,接过奖章和证书,脸上满是朴实的笑。

0 阅读:125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