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彭子佳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斯拉公布 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为 33.7 万辆,同比下降 13%,创三年来新低。这一数据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股价早盘暴跌 9.2%,盘中一度触发熔断机制。行业分析指出,除中国车企比亚迪的激烈竞争外,CEO 埃隆・马斯克深度卷入特朗普政府改革引发的政治争议,已对品牌价值造成不可逆损害。 特斯拉将业绩归因于Model Y 生产线升级,但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表面理由。数据显示,比亚迪同期在美销量突破 18 万辆,同比激增 210%,市场份额首次超越特斯拉。更严峻的是,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遭遇集体抵制,德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68% 的受访者因马斯克政治立场放弃购买。 内部管理危机浮出水面。特斯拉超级工厂员工匿名爆料,马斯克主导的 "火星计划" 占用大量研发资源,导致 Cybertruck 量产延迟 6 个月。前 CTO 斯特劳贝尔在播客中暗示:"公司战略重心已从技术创新转向政治博弈。" 马斯克作为特朗普政府效率部(DOGE)特别顾问,主导裁减1.2 万名联邦雇员的举措引发公愤。美国教师联合会发起 "拒买特斯拉" 运动,纽约市养老基金因此损失 3.2 亿美元。更致命的是,马斯克向极右翼司法候选人捐赠 500 万美元,导致其在民主党选民中的支持率暴跌 47%。 同时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也是重要原因,特斯拉上海工厂因美国对华关税政策面临供应链压力,关键零部件成本上涨 19%。中国市场占特斯拉全球销量 38%,但 4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将特斯拉称为"政治投机牺牲品",其报告指出:"马斯克每在 DOGE 多待一天,品牌价值就蒸发 12 亿美元。" 贝莱德基金宣布减持特斯拉持仓至 1.2%,理由是 "管理层战略混乱"。而对冲基金 Citadel 趁机做空,净头寸达 23 亿美元。 技术层面的衰退同样显著。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率同比上升 22%,欧盟已启动安全调查。更尴尬的是,其引以为傲的电池技术被比亚迪刀片电池超越,续航里程差距从 15% 缩小至 3%。 面对困局,特斯拉正展开多线突围: 技术反击:计划 9 月量产固态电池,续航提升 40%,成本降低 35% 市场转向: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泰国超级工厂年产能规划 50 万辆 品牌重塑:聘请前苹果营销主管安吉拉・阿伦茨担任品牌复兴官,计划推出 "科技中立" 广告战役 但时间窗口正在关闭。摩根士丹利预测,若 Q2 销量继续下滑,特斯拉将面临 15 亿美元融资缺口。而特朗普政府可能在 6 月解除马斯克的特别顾问职务,这将是品牌修复的关键节点。 这场危机暴露出科技企业深度介入政治的巨大风险。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当硅谷的创新者变成华盛顿的说客,他们可能赢得政策胜利,却输掉了消费者的信任。" 特斯拉能否在政治与商业的钢丝上重新找到平衡,将决定这家明星企业的生死存亡。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马斯克遭批,特斯拉销量暴跌
亚太日报
2025-04-03 20:30:35
0
阅读:0